1999年6月26日上午,在山东济南章丘市枣园镇洛庄村附近,一条公路正在修建中,一辆铲车一铲子挖下去,竟然滚出一大堆翠绿色的铜器……章丘博物馆考古人员及当地派出所民警接到通知后迅速赶往现场,当场就清理出铜器90余件。经过前期的清理统计,共出土纯金、青铜、陶器等珍贵文物500件左右。
2000年2月,由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考古队再次进驻洛庄汉墓。截至目前为止,该墓已经发现了31个大型陪葬坑,从中出土各种文物2000多件,其中既有精美的纯金器,也有象牙、青铜器、铁器、陶器等文物,而从乐器坑中出土的大型编钟、石磬、钅享于等珍稀乐器更是具有极高的价值,其中有些文物属首次发现。
至今,洛庄汉墓乐器坑中已经出土文物140多件,除了出土的19件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编钟之外,还有大量其他种类的青铜乐器,被考古学家誉为“2000年前的地下音乐厅”。专家鉴定编钟时确认,这套编钟是典型的双音钟,其外观造型和铸造方式都非常独特,体现出汉代工匠高超的乐器制造工艺。它的发现纠正了双音钟在汉代已经失传的观点,为研究古代乐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专家还发现,出土的6套石磬具有非常宽的音域,几乎每个石磬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专家们认为,这些乐器的音高非常符合汉代的音乐标准,属于音乐考古中的重大发现。从今年2月7日中午开始,音乐专家对这些被考古专家们称为“西汉第一编钟”的古代乐器在济南举行了为期3天的鉴定和演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