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向新闻界公布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中国科学院推出中国现代化的时间表。这是我国独自创立的系统学研究所得出的成果。
研究表明:2050年之前,全国将有13个省、市实现现代化,人口将占41.5%;到2050年,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整体,将全面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2060年,全国将有27个省、市、自治区实现现代化目标。其中,率先迈入现代化的城市和地区分别是:上海于2015年,北京于2018年,广东于2021年,天津于2026年,江苏于2033年。
最后实现现代化的4个地区分别是:甘肃在2062年,青海在2065年,贵州在2070年,西藏在2090年。
牛文元教授说:“这是在经过比较严格的分析和计算后,得出的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暂未包括港、澳、台)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时间表。该目标严格以当时的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参照,详细规定了什么是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比了中国在2000年时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差距。”
牛文元指出,人类正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我国在21世纪所追求的现代化目标已不再是传统现代化,要在实现工业化时代目标的同时叠加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目标。
据介绍,工业化时代的现代化主要用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来衡量,而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还要对国家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社会公平化、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政府效率指数等加以动态把握。
经过测算,我国在传统现代化道路上走过了3/4的路程。按照工业化时代现代化的标准,目前上海已经实现了传统现代化的目标,北京则达到目标值的96.5%,天津达到92.3%,我国作为整体已经实现目标值的72.3%。
但从信息化时代的标准看就没有那么乐观了,我国整体的“现代化实现程度”只有40.4%,这意味着我国的现代化路程尚未走到一半。更高标准的现代化目标主要从“动力、质量、公平”三大要素评价现代化程度,同时也要考察: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否接近零,能源、资源消耗的弹性系数是否接近零,企业在社会科研经费投入中是否占绝对优势,信息化水平渗透到传统行业的程度,社会腐败指数是否稳定下降。
专家指出,我国实现现代化任务要比世界发达国家更为艰难,必须发挥后发优势和实施跨越发展。专家组建议,我国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要关注就业问题,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城市化水平,2050年城市率达到70%~80%;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全球化;同时在国家政策上寻求“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