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重型机床产品正以新的面貌重返中国市场,俄罗斯机床工业也期待着与中国同行在更高层次上、更广泛的领域中进行合作。
俄罗斯机床工业制造公司驻华商务代表处总经理巴赫穆托夫日前特地约见,表达了上述看法。巴赫穆托夫介绍说,俄罗斯机床工具制造公司的前身是苏联时期的机床工业部。前苏联解体后,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存的原机床工业部属下的各个机床工厂各奔生路,在开拓市场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机床厂又逐步联合起来,组成了股份制的俄罗斯机床工具制造公司。公司为各工厂提供支持,协助他们开拓国内国外市场。现在,不仅俄罗斯境内的绝大部分机床厂已加入到该公司麾下,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的一些著名机床厂也成为公司成员。
巴赫穆托夫认为,俄制机床价格合理,机械部分性能优良。他在中国东北地区看到,许多20世纪50年代出厂的苏制机床至今还在正常运转。俄制机床的主要不足之处是电子控制部分。近年来,俄机床工具制造公司与西门子、博世、CNC等世界著名电子、机械公司合作,通过采购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合作、合资生产等方式,在保持俄制机床优良的机械性能基础上,大大改善了其电子控制系统,重新回到中国市场上。在南京浦镇车辆厂、大连机车车辆厂等大型机床项目投标中,俄方战胜了来自日、韩等国的竞争对手,胜利夺标。
除产品技术水平提高外,学会现代市场经济中的营销手段也是俄机床业能重返中国市场的重要条件。长期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俄机床工业已开始明白,开拓国外市场必须找到可靠的当地代理商。通过代理商,俄机床工具制造公司现在终于同中国重型机床设备的大买主——铁路设备制造厂建立起了较为密切的业务关系。他认为,这表明公司已找到了开拓中国市场的正确道路。
谈到今后俄罗斯机床业与中国的合作前景,巴赫穆托夫信心十足。他认为,俄机床工业的强项是生产制造大型机械设备所用的重型机床。这些设备通常用于政府组织的大型基建项目。中国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俄制机床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目前公司正与负责成都地铁项目的部门联系,争取进入这一市场。他表示,近期内,公司将在中国物色合作伙伴,提供无偿技术支持,在中国开展俄制机床的售后服务业务,以在中国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市场。以后,将探讨与中国伙伴合作生产,共同开拓第三国市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