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公路、水路交通“瓶颈”得到缓解,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缓解是在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不高的情况下实现的,是低水平的、被动的,面对未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交通部官员今天表示,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具体表现在:储备能力和应变能力严重不足,沿海主要港口国际竞争能力较低;安全问题十分严重。
这位官员指出,中国公路网目前密度较低,通达深度远远不够,中国仍有七百七十多个乡镇和七万七千多个行政村不通公路。沿海主枢纽港公用码头的吞吐能力也严重不足,尤其是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空前紧张。内河五级以上航道仅占航道通航总里程的百分之二十。
这位官员说,由于中国公路网层次结构的不完善,技术等级结构的不合理,区域发展差距由此拉大;大中城市过境公路及出入公路建设滞后,造成公路交通“堵在两头、行车不畅”。沿海港口日前尚未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化集装箱运输体系;缺少铁矿石、原油等大型深水专业化接卸码头;一些老港口、老港区位于城市中心,为此在空间、环境、交通、功能等方面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趋尖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支出中用于住与行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人们对交通的要求开始由“运得了、走得了”向“运得好、走得好”转变。一些业内人士表示,面对未来新的要求,如不继续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仍将会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开发的主要因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