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我国竞争力提升最大障碍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公布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2002年我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第31位。2002年我国国际竞争力虽然较去年上升了2位,但得分52.199分,仍距离平均水平59.034分有一定的差距。
  从构成竞争力的各要素水平看,虽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在IMD公布的四大分项要素中,我国除经济表现一项排名比较靠前外,政府效能、企业效率和国家基础设施仍然位次靠后。其中企业效率更是出现了5年来的连续下滑势头,排在倒数第7。目前制约我国竞争力提升的方面突出表现在企业竞争力不强,金融竞争力比较弱,国民素质仍缺乏竞争力等几个方面。
  企业效率排名连续5年下滑。2002年,我国企业效率排名在49个参评国家中,仅排在43,极大地掣肘着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从企业竞争力基本结构的几个主要指标来看,基本上都在倒数位置,总体上处于非常低的竞争水平。与这些年来我国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所提高的空间相比,我国企业在劳动生产率、管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如何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已成为我国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金融竞争力较弱。从银行效率,股票市场效率和自筹经费三个方面看,我国都明显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反映银行效率的9个指标中,除银行部门的资产外,其余8项指标要么缺项,要么缺乏竞争力。
  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现阶段,我国的公共教育支出非常不足,其占GDP的份额在IMD所参评的国家中仅居47位。加之整个教育体系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不强,使得我国称职的高管人员佣有量和信息技术技工适应能力在所有参评国家中都是最差(第49),劳动力市场缺乏足够的熟练劳动工人,其排名仅位居第48。另外,我国的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在IMD所有参评国家中,是人才流失对竞争力损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仅好于委内瑞拉、俄罗斯和南非,这进一步削弱了我国的国民素质竞争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