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冶金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7月22日在北京结束。针对目前我国冶金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理事长邹健在会上强调,冶金矿山行业要面向市场,立足自己,增强实力。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各矿山企业的领导千万不能忘记作为国有企业领导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陈毓川、余永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研讨会。
邹健在总结本次会议时概括了与会代表的共识:当前,冶金矿山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矛盾尖锐,秩序混乱,负担仍重,实力堪忧。
邹健说,矛盾尖锐主要集中体现在供需方面。目前,国内矿山对钢铁生产原料的满足程度只有50%稍多,在近一两年内很有可能不足50%,大量的钢铁生产原料矿石需要依赖于进口,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而且进口矿石的价格上涨趋势依然非常明显。这种国外矿石大量进口和价格的大幅攀升,将对我国钢铁生产成本造成很大压力,并危及冶金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矿山秩序混乱的状况亟待解决。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去建立矿山秩序,矿山还缺乏理想的采矿和生存条件。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矿山存在着以包代管,导致无序开采和矿产资源的浪费。目前,要通过简单的买卖关系来解决矿山的开采秩序和其他一切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应该承认,消除计划经济的影响,按市场规律办事,通过产权关系的有序转让,是实现矿产经济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矿山的正常规划、正规设计、依法监督管理等,仍然是目前整顿矿山秩序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目前矿山负担过重的问题依然突出,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平等竞争的一个突出表现;国有矿山企业的赋税过重、人员负担等社会负担过重,这也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国有企业的出资人,怎样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做好规划,做好产权管理与市场接轨,要在实践中努力去探索解决。目前,国有矿山企业的实力也令人堪忧,虽然经过这几年的技术改造,冶金矿山企业的实力有所提高,一些矿山企业在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提铁降硅、面向市场提高品位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比较好地满足了钢铁生产对矿产原料的需求,降低了钢铁生产成本,提高了竞争力。但从整个冶金矿山行业来看,我们面临进口矿竞争的形势依然严峻,矿山设备多年欠修,作业率不高;在资源回收率和开采效率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在分析了目前冶金矿山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之后,邹健说,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要积极协调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要更新观念,真正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则,按照矿产经济的规律和法则去研究解决矿山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要做好规划,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加强立法和执法;在矿业开发上,要体现“大矿大开”、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其次,要理顺关系,目前在与国外合作开发、到国外办矿,以及国内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等方面,还缺乏总体的协调和布局,要进一步重视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国家要给予矿山更多的扶持政策,要彻底解决多年来长期困扰矿山持续发展的赋税过重的问题,谋求一个矿山行业和其他行业公平竞争的环境。第三,冶金矿山行业要面向市场,立足自己,增强实力,要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不断采用新技术,这是矿山的生存之本;无论条件和环境如何,冶金矿山企业都应该立足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面向市场,让冶金矿产品的质量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需求。
围绕黑色冶金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来自冶金矿山企业、科研设计单位、中矿联地勘分会、地方有关行业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的领导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