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做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3-08-22 13:51   来源:筑龙网  作者:建设部副部长 傅雯娟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湖南省召开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现场经验交流会,就是要学习湖南省全面启动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经验,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建设领域相关行业转移的吸纳工作,把党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湖南省召开全国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现场经验交流会,就是要学习湖南省全面启动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经验,做好农业结构调整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建设领域相关行业转移的吸纳工作,把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在我们的行业发展和一线操作队伍的建设方面落到实处。这次会议得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湖南省的大力支持,我代表建设部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建设工作实际,讲几点意见。

一、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重要意义的再认识 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就业能力”。7月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的九项措施,其中重点要求“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信息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在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尽可能多用农民工”。由此可见,对使用农民工数量较大的建设领域来说,提高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生产操作人员素质已不仅仅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和行业发展问题,而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

(一)充分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前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当前我国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日益紧迫。光靠农业,已经不能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根据典型调查,我国农村的非农收入东部地区已达76%,西部地区为50%,粮食主产区也已达到36.7%。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这不仅为城镇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也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2002年,我国外出务工农民超过9400万人,务工总收入为5278亿元,占农民增收总量的42%。建筑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主阵地。前不久,我到江苏调研了解到,江苏省建筑业259万从业人员中有230万来自农村,按建筑职工2002年人均工资性收入12400元计,共为农民创收达285亿元,其中省外施工一年就赚回120多亿元。

但是,这种劳动力转移是要有条件的,即要具有所转移岗位的技能,但从现实情况看,这方面反差较大。据劳动社会保障部今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85%以上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其中25%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而据中国科协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文盲和半文盲占到22.25%,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这个现实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从业人员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的要求存在着巨大差距。如何使农民跨越进城就业这道门坎,让他们留得下,干得好,收入稳定增长,是关系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否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落不到实处。

建筑业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体,目前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已达366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5.5%,北京、河北、江苏、山东等省市则达到7%以上。从1989年到2001年来自农村的建筑业从业人数按年均5.3%的速度增长,从1502万人增加到2797万人。在这期间,我们品尝过农民工放下锄头就上工地酿成的苦果,血的教训不少。这些年,也再三强调培训,但除劳动力输出和输入量大的几个省市外,不少地区力度不够。我看主要还是认识不到位。湖南省之所以这一年多时间培训鉴定工作推进快,主要是建设厅落实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结果。同样,江苏之所以成为建筑大省,取得良好效益,也得益于他们更早认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注重抓好把昔日的农村泥瓦匠培养成现代建筑企业的技术工人的培训工作。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大家能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一次飞跃。

(二)充分认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措施

建设领域的各行业不仅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而且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与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改善城乡环境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建筑业从业人数最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也最多。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从1989年到2001年,全国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6%, 高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同期增长速度(9.3%),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7%提高到6.7%,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中居第4位(在工业、农业、商贸业之后),显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但是,当前建筑业存在的两大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是工程质量投诉率高。2001年建设部共收到群众对建筑工程质量投诉103件,2002年181件;二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高。据2002年全国建设职工伤亡事故综合统计,建筑施工共发生伤亡事故1208起,死亡1292人,重伤27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比上年上升20.32%和23.64%。分析事故类型主要是:高处坠落(占47.21%)、施工坍塌(占18.96%)、触电(占8.98%)、物体打击(占8.82%)机具伤害(占6.04%)、起重伤害(占4.33%)。而这些本可以避免却发生的事故,其原因绝大多数是一线操作人员没有经过必要的技能培训、安全意识不强,无证操作造成的。此外,因工程质量低劣导致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相悖的。

7月20日-28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在黑龙江建筑法执法检查时曾语重心长地说:“建筑工程质量必须是好的,如果留有隐患,就是一颗随时都会爆炸的'定时炸弹'”。他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威信,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因此,我们要时刻牢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责任重大。要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促进建设事业发展,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作为建筑业的生命保障线,切实抓好。这也同样适用于建设领域的其它行业。

(三)充分认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是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邦国同志指出:“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采取的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措施”。去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属于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职业(工种),必须从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3〕1号),明确规定“从事矿山、建筑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作业的农民工上岗前必须依法接受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其中规定的90个工种(职业)中,涉及建设类工种(职业)就有11个。

国家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制度已十来年了,在建设领域的有关法规中,也有了明确规定。在2000年1月30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2001年4月18日发布的建设部令第87号《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针对建筑施工队伍规模过大,大企业不强,中小企业不专,劳务层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将建筑企业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其中在劳务企业资质中明确规定:劳务企业中、高级工作业人员不少于注册人员的50%,所有人员持证率达到100%。从而将建筑劳务企业资质与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挂钩。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行政、履职,推进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

二、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进展情况

1994年建设部把工人技术等级培训的重点适时地转移到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生产操作人员上,开始推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制度。近十年来,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按照部里的统一部署,明确分工,分级管理,努力探索,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累计培训生产操作人员249万人次,鉴定发证227万人,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有所改善。

建设部在指导全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制度

在明确提出建立技能培训与鉴定制度以后,1995年和1997年,通过试点引路,分别在四川泸州和江苏泰兴召开了两次会议,研究部署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从培训基地、鉴定机构、考评员、培训大纲、培训规划和证书制度到劳动力市场管理等几个重要方面陆续印发了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总体目标、工作原则和具体措施。

2001年,建设部印发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把生产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比例纳入到建筑劳务企业资质标准中。根据这一要求,各地明确了方向,加大了培训力度,为生产操作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优化企业结构奠定了基础。

去年3月,建设部根据各地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劳动保障部多次协商,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行业生产操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初步理顺了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管理体制,推动了各地工作的开展。各地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又丰富完善了技能培训与鉴定制度,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制度已基本形成。

2、提供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平台

为满足各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需要,从1995年开始,部里先后组织编制颁发了土木建筑、安装、机械施工、市政公用、园林、环卫、古建筑修建等95个工种(职业)的技能岗位标准、鉴定规范和试题库。这项基础工作得到了各行业、有关单位、协会的大力支持,目前已基本完成。去年,我部与劳动保障部共同审定了土建、安装类8个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此同时,部里又组织编写了土建、安装、燃气、供水等56套技能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大纲。根据各地在培训与鉴定实际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适应科技进步和新技术、新规范、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重新组织修订了土建类12个工种、安装类4个工种的培训教材和培训计划大纲。目前正着手组织修订市政等行业的技能培训教材。

3、加强了对培训基地和鉴定机构的指导

按照培训与鉴定相分离的原则,指导各地依托各类中专学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大中型建筑企业的职工学校、培训中心等机构,成立技能培训基地,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场地、设施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鉴定,为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建立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765个、鉴定机构788个,初步形成了工作网络。

4、开展了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的评选活动

多年来,建设领域各行业涌现出许多在生产第一线做出了突出贡献的技术能手,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技能水平,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企业和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表彰和宣传建设行业优秀技术能手,配合全国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2002年9月经建设部第63次常务会研究通过,决定开展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的评选表彰活动。各地根据《评选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的通知》精神,经过单位申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推荐,经建设部组织评选,决定授予130名同志为全国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这项活动今后将定期举行,以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

(二)各地基本经验

全国建设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各地按照会议要求,积极探索,锐意创新,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做法各有千秋,各有侧重,但有许多东西是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这些相同的或者相似的东西,构成了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基本经验,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认识到位。这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和条件。从会议交流的情况看,凡是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搞得好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领导认识到位。湖南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时间比较晚,去年才开始启动,但成效却很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识到位。厅党组书记、厅长向世林亲自抓工作部署,与有关部门协调,抓督促检查。四川省建设厅把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与发展劳务经济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也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江苏省建筑业进入了蓄势待发、蓄势待飞的临界点,奠定了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的良好基础,也得益于在认识上的升华。

2、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一是劳动力输入地实施持证上岗制度。北京市在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全面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中明确规定,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在北京市就业。这项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工参加培训和鉴定的积极性。近几年,江苏、河北、河南、四川等地培训量和发证量很大,主要是为北京建筑市场服务。二是将持证上岗制度和建筑企业资质管理、工程招投标、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施工现场检查等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山东省建管局把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纳入各级建设行政部门年度考核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每年培训和鉴定数量都在10万人以上。江苏省盐城市在完善管理制度中,每项工程至少对一线工人持证上岗率检查两次,未按时达标的企业不得评为优良企业,并作为企业资质年检升、降级的依据之一。有的地区建设行政部门还拟制了部门规章,如四川省建设厅出台了《四川省建筑业推行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的暂行规定》,湖北省及青岛、长沙、衡阳等市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规定,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持证上岗和培训、鉴定工作的开展。

3、培训与鉴定机构工作网络初步形成。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依托各类职业学校和企业的职工学校、培训中心等机构,陆续建立起培训基地和鉴定机构。湖南省用一年多时间,依托各类院校和企业培训机构,共建立了128个技能培训基地,122个技能鉴定站,覆盖了全省14个地、州、市,平均每个地市有近10个培训基地和10个鉴定站,每个县有一个培训基地和一个鉴定站。四川省在全省的市、州和建筑大县以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省级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基地80多个、鉴定站56个。山东省经过几年努力,全省共建立了58个培训基地,77个鉴定站,遍及全省17个市地和70多个县区。

4、管理规范,形式创新。从会上交流的情况看,各地普遍重视管理工作,在证书发放、费用收取、试题库管理、考评员聘用、考务规定、培训教材编写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山东省建管局根据省里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17个管理办法,编印成册,下发各地执行。湖北省宜昌市建设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基地鉴定和现场鉴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保证了培训和鉴定工作的质量,又降低了培训和鉴定成本,受到了企业和农民工的欢迎。江苏省的一些地市将培训班办在工地上,从后方选派教师,送教上门,先后在京培训26万人次,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南通市独具特色的市带县、县带乡镇的培训体系上下贯通,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方式培训的需要。湖南省建设厅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将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纳入计算机管理,并对全省的培训基地和鉴定站进行联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今后全省范围的证书统一管理创造了条件。

5、有一支爱岗敬业的干部队伍。湖南省建设厅能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快速推进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取决于从事这项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的责任心和扎实工作。为了出台职业资格证书政策,与省劳动保障部门协调十多次;为探索培训和鉴定模式,数次到企业和施工现场调研。正是有了这样一支爱岗敬业的干部队伍,才使工作有了进展的基础。去年湖南省建设厅组团考察香港建造业训练局,在考察报告中他们写道“使命感和理想、抱负是造就香港建造业训练局工作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也考察过香港建造业训练局,也有同感。同样,其它省市在这项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也与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密不可分。借此机会,我代表建设部向同志们的辛勤工作和积极奉献表示慰问和敬意。

(三)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虽然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开展得较早,已有近十年时间,但全国进展还比较缓慢,仍有不少问题急待解决。

1、一些地区对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有的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

2、培训与鉴定总量不足,工作开展很不平衡。目前全国培训鉴定发证人数总量仅200多万,不到一线操作人员总数的7%。其中山东、江苏、河北、四川、河南等五省鉴定取证的人数达到130万,占鉴定总量的60%以上,可见其它地区进展总体迟缓,有的甚至还未起步。

3、在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上存在着多头执法、重复培训、重复发证问题。有的地方,一个普通电工要取得建设、电力、安全、质量技术监督等4个部门的上岗证或操作证;安全员、塔吊司机、卷扬机工、架子工需要取得2家以上的资格证书。不仅加重了企业负担,也使企业对培训产生抵触情绪。

4、教学内容、考核大纲、测试考题与现实生产情况脱节和不适应问题时有发生。

三、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提高建设领域各行业一线操作人员素质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努力使一线操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一)切实把握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点

首先,要明确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点行业。截止到2001年底,建设领域从业人员的分布为:建筑业3669万人、市政公用事业440万人、房地产业400万人、物业管理业200万人、城市出租汽车业200万人、勘察设计咨询业76万人。如此庞大的从业队伍要求我们必须在工作中把握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招用新农民工的企业除纺织服装、建筑施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等行业外,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行业对农民工的吸纳力也较强。从现实情况出发,我认为重点是否应放在建筑施工、市政公用中的燃气等直接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质量安全事故又易发的行业,以及物业管理等与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质量息息相关的行业,请大家研究。

其次,要明确培训与鉴定工作的重点工种。根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涉及建设领域的职业工种有100多个。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应该分期、分批、分重点进行培训,人教司应该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有关行业的主体工种、关键岗位抓起。如建筑施工中的砌筑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约占一线作业人员60%的这四个工种,再加上油漆工、木工、架子工、防水工四个工种,总计占一线作业人员的80%,可否将这八个工种作为重点,也请大家研究。其它行业,如燃气的生产和检修、市政的下水道工等。各地可结合行业的客观实际,确定主体工种和关键岗位。如果把这些主体工种、关键岗位的培训工作搞好了,就可以带动其它工种的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整个一线操作人员的素质就会得到明显改善。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

(二)完善持证上岗制度的原则要求

1、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分类指导。要紧紧抓住劳务输出地和劳务输入地这两头,健全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制度,落实两地建设行政部门的工作职责。对劳务输入地区,要强化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制定相应的劳动力输入管理的措施办法。对劳务输出地区,要加强与输入地区的协调,根据输入地区的要求和企业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劳动力输出培训,探索订单式培训或劳务输出(派遣)机构与培训机构合作的模式,为输入地区提供合格劳务。对已在输入地区从业的一线操作人员,输入地建设行政部门要组织用工企业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提高在岗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持证上岗率。

2、严格监督,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的检查。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持证情况纳入工程质量检查、安全生产检查内容,对无证上岗或持证率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要按规定严格处罚。凡是有明确要求的工种岗位,从业人员必须持有职业资格证书。

3、严格执行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把生产操作人员持证率作为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的必备条件,坚持要求总包企业和专业分包企业在分包劳务工程时,必须分包给具备资质的劳务企业。规范劳务交易行为,杜绝私招滥雇和违法分包现象。

(三)有效推进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具体意见

1、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各级建设行政部门及有关同志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措施保证到位。建设部要制订宏观指导性计划,发布主体工种、关键岗位目录,提出持证上岗要求,定期通告全国各地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情况并形成长效机制。省级建设行政部门要负责组织制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各地市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地市建设行政部门要根据省里分解下达的工作计划,制定实施办法,认真组织实施。从今年开始,各地都要逐级建立培训、鉴定、发证工作年报制度,大家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以此检查我们的工作成效。

2、树立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教育部门的同志要进一步树立大局意识,对外主动与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联系,做好协调和沟通;对内与建筑市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业务部门沟通,加强与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从工作中体现出教育为行业服务的宗旨,为培训与鉴定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3、发挥现有资源优势,改进技能培训方法。技能培训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动员各方力量参与。要进一步发挥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技能培训。培训中要根据行业技术进步的要求,结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操作人员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要注意结合施工企业特点和生产操作人员的实际,采用工学交替、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培训实效。

4、严格技能鉴定机构管理,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技能鉴定工作具有行业管理性质,绝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要严格鉴定程序,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统一发放证书,确保鉴定质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鉴定工作的领导和鉴定机构的管理,对已经成立的鉴定机构进行一次清理审核,全面评估鉴定机构的人员、场地、设备、业绩等方面的情况,凡不符合条件的,要予以清除。技能鉴定机构目前实行培训机构和鉴定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培训业务和鉴定业务必须分开,以保证鉴定工作的公正。

考评员是技能鉴定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其思想道德状况和技术水平对鉴定工作影响很大。各地要聘用一大批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水平高的人员担任考评员。考评员要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对考评员实行动态管理,对以权谋私、弄虚作假、不负责任的考评员,要坚决予以淘汰。

5、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在建设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宣传报道各地的成功经验和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培训与鉴定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对这次表彰的130名技术能手,各地也要大力宣传,号召广大职工向他们学习,充分营造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社会氛围,激发一线操作人员学习钻研技术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同志们,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全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建设领域各行业开展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不仅是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搞好这项工作,功在当前,惠及长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地相互学习、互相借鉴,结合本地的实际,大胆探索,扎实工作,真正把这次会议的精神落到实处,全面推进建设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