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徐工集团铲运机械公司总经理刘铁峰
近年来,装载机行业发展较快,变化较大,一是市场需求增长迅速,行业厂家纷纷加大生产投入:二是价格战愈演愈烈,市场竞争更为激烈。面对这一形势,企业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为此,笔者走访了徐工集团铲运机械公司总经理刘铁峰。
问:装载机市场需求持续趋旺,但产品价格却一降再降,虽热销却效益下滑,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什么对策?
刘总:近年来,装载机行业引发价格大战,产品价格大幅下调,国内各主要生产厂家纷纷应对市场变化。我认为这一现象是市场规律在装载机行业起了作用。产品价格下降,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但降价却刺激了消费,使市场需求总量增加,也迫使企业降低成本。竞争的结果是弱势企业被淘汰出局。
对装载机厂家来说,市场机会是平等的,市场有限,竞争不可避免。但竞争并非坏事,而是好事,竞争结果是市场向名牌集中,产品牌子不硬,企业就面临倒闭的危机,这在家电行业已得到验证。因此,我们公司制定了“以质量树品牌,以品牌创效益”的工作方针,实行了以“降本增效、提高质量”为主线的机制改革,从实际出发,坚持精简、高效、协调、规范的用人原则,调动起了全员的积极性。同时,压缩生产制造成本;实行预算管理,使各项费用控制在预算计划之内: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实行“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这些措施遏制了效益下滑的态势,企业步入了良性循环。
问:装载机市场持续升温,满足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厂家的共同愿望,请您谈谈咱们公司的具体做法?
刘总:随着国家建设的投入和西部开发等,装载机市场近年来需求不断增长,这对装载机行业来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场热销带动了装载机行业的兴旺,2001年全国生产装载机的企业近200家,有一定规模的40多家,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并呈发展壮大之势,给国有企业带来强力冲击。但我们依靠全体员工,正视现实、正视困难,凭借徐工集团的整体优势,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我们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的市场,并加大招投标工作的力度,取得较好成绩。特别是2001年,我公司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粮食项目”国际招标中,一举中标ZL30E装载机171台,囊括全部标的,成为国内行业中标台数最多的一次中标,充分显示了徐工的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我们还在行业中率先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G”系列装载机,在用户中树立起徐工产品的新形象,其年销量在国内行业同类产品中名列第一。同进,我们还开发了ZL40GH、ZL50GH高原型装载,并于2001年通过国家机械工业高原工程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在海拔4200米进行的实地整机性能试验;开发了T140B履带式推土机;开发并生产了各种高翻、侧卸、破冰、滑叉、抓草、雪犁、推铲等各种功能的特殊产品。2002年我们又相继推出ZL80G、ZL50H装载机及357G多功能装载机等新产品,为开拓市场提供了高性能、高质量的产品支持。
问:产品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也是企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和成败的关键。请问,公司在质量工作方面有哪些举措?
刘总:产品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市场的接受程度。可以说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更谈不上效益。为此,我们把“创徐工知名品牌”提高到建百年企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围绕创“行业首选品牌,向质量要效益”的目标,我们不断完善质量体系,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推行“下道工序考核上道工序及工序间的质量索赔”制度,把好“三关”,一是把好材料、配套件的入厂关,把不合格材料、零部件拒之门外;二是把好装配关,严禁不合格件流入装配线;三是严把出厂关,严禁有任何问题的整机出厂。严格落实“谁干谁负责”的质量责任,奖优罚劣;制订质量攻关计划,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限时攻关,有力地保证了整机质量的提高。2002年以来,我们还先后在全员中开展了“我与质量”主题教育及“创新质量”、“党员身边无次品”、“质量示范岗”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员工的质量意识,促进了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提高。
问:我国加入WTO后,虽然拓展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但竞争对手也更加强捍,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公司将如何应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竞争?
刘总:我国加入WTO后,行业内许多企业都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无论企业规模或是产品,我们与国外知名企业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方面我们要正视这一现实,作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一方面要加快制订相关策略,挖掘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学习外企先进的管理和工艺,融入国际市场并最终战胜对手。入世后,大家都惊呼“狼来了”,数以万计条狼进来自然引起不小的振动,但正确的态度不是“逐狼出门”,而是“与狼共舞”。入世是挑战,更是机遇。目前,我们的行业结构分散,企业规模较小,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企业竞相压价销售,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要在更新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把企业做大做强。卡特彼勒公司每年100多亿美元的销售收入相当于我们全国工程机械企业销售收入的两倍,日本的小松、德国的利勃海尔实力也很强,我们的企业只有形成规模,才能与国外同行相抗衡。我们眼光不能光盯住国内市场,还应在如何加强出口、打开国际市上多考虑。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出口量只占全国工程机械销售总额的10%左右,与我国工程机械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在国内市场有限的状况下,应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近年来,我们在出口上做文章,产品先后出口到亚、非、欧、美、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曾一次性出口秘鲁装载机50台,2002年11月,出口工作又有新的突破,5台WL50G装载机首次打入有工程机械霸主之称的美国,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深远。只要正视现实、正视差距,并努力缩短这一差距,我们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图为刘铁峰总经理(前左一)陪同客人参观生产厂区。
通信地址:江苏省徐州市矿山路38号徐州装载机厂宣传处
邮编:2210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