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技工何以“青黄不接”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3-09-01 00:00   来源:网络

北京某报3月12日报道,中国重工业基地辽宁省高级技工仅占职工 总数的3.7%,技师占1.2%,高级技师占0.36%,这与发达国家高

北京某报3月12日报道,中国重工业基地辽宁省高级技工仅占职工


总数的3.7%,技师占1.2%,高级技师占0.36%,这与发达国家高


级技工比例高达40%的水平相差甚远。从全国范围看,我国1.4亿城镇


企业职工中,技术工人为7000万人,其中高级技工只占3.4%。高级技


工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和高新技术发展的瓶颈性问题。


高级技工何以“青黄不接”?首先是企业在培养、使用等问题上没


有给高级技工创造相应的环境。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对工人的技术


培训缺乏应有的重视,有不少企业宁肯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薪聘


请技术专家,也不愿花几百元去培训一名技工。其次是无论国家还是企


业,对普通工人晋升高级技师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


上挫伤了工人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另外,前些年由于企业职工的收入远


不如本科生、硕士生等高学历者的收入,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干啥也不


当工人的观念。许多家长不支持子女上职业学校,以至于一些技工学校


因缺少生源而被迫关闭。


就目前的师资力量来看,我国的职业教育并不比发达国家差。然而,


由于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教育中专业开设较少,有的职业学


校只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教育,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的需


求,同时企业也苦于难以请到适用的人才。这种矛盾的出现,都暴露出


我国现阶段培养技术工人缺少中间衔接环节。


我国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评聘技师制度的,但20多年来只在国


有大中型企业中实施了三次,中小企业则基本上没有开展过这种活动,


技师成了广大技术工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顶峰。在分配政策上,国家和地


方对技术工人,包括一些能工巧匠,一直没有统一规范的规定。即使有


些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发明及合理化建议方面做出了重要贡


献,也只是给予一次性奖励,很难在工资和补贴上享受待遇,因而挫伤


了职工学习和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眼下,社会上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而实


际上冲在一线的技工才是真正的“行家”,是企业不可或缺的财富。技


术工人短缺,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将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全


社会都应重新认识技术工人的价值和地位。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对技工教育培训的力度,而作为企业,更要建立和完善技师技能评


定、奖励及持证上岗制度,以营造尊重技工、爱惜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


从而改变“技工荒”的不利局面。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