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解决老工业基地的"顽症"要靠体制创新</font>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3-09-04 13:41   来源:新华社信息哈尔滨  作者:邢路续 王健民

改革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改。旧体制是阻碍老工业基地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顽症”关键要靠体制创新。

改革允许失败,但不允许不改。旧体制是阻碍老工业基地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顽症”关键要靠体制创新。


哈尔滨市委副书记方存忠认为,都说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从“一五”期间的第一批国企诞生,到现在也不过只有50多年。为什么有的国外企业具有上百年历史,到现在仍然生机勃勃,而我们的国企才到“中年”就老态龙钟、暮气沉沉。老工业基地不是“老”在年头多,而是“老”在体制旧。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和债务沉重等压得国企喘不过气来,从而导致国有资产摆在那里慢慢消耗,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曲伟指出,这次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必须先调整所有制结构,否则还会造成国家投入的巨大浪费。哈尔滨秋林公司有最好的品牌、最佳的地段和最好的机制(上市公司),拥有18位副总经理,却发生了亏损。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旧体制不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国企资产的回报率、利税率不及民营资本的1/4。如果所有制不改,产权不明,投入的再多也是打水漂。


长春市体改办副主任王才说,产权链就像一条束缚国企的“脐带”,使国企无休止地吸取和消化母体的“营养”,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50年都没搞活,足见体制上有弊端。政府既是出资人,又是管理者,在竞争领域形成不了平等竞争。政府只有淡化出资人身份,变成管理角色才有望实现产权改革。政府角色转变后,还有一批国有资本由国资委来管,政府再不能羞羞答答说服务。收税、检查也是服务,还政府本来面目就是管理。


产权不明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国家出钱,企业“赌博”,赢了大家有份,输了都是国家的,谁也不负责。


辽宁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工业经济处处长于非说,政府对国有企业厚爱有加,以前的大部分资金投向了企业,想通过这种办法来“救死扶伤”,在资金使用上“打补丁、堵窟窿”,而没把体制改革放在第一位。在旧的体制下,有不少国有企业已是奄奄一息,政府还要组织专家为企业“会诊”“把脉”,再带着银行、财政、税务等部门到企业现场办公,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大家论证个新项目,政府领导当场拍板,各商业银行拿点钱,税务再减一点,剩下的由政府兜底。


黑龙江省政府省长助理胡祥鼎认为,旧体制不改造,一味靠“输血”来维持长久,“东北现象”还会重演。


辽宁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巡视员王希文提出,这次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造重点突出一个“新”字,必须是在新的体制下,充实新的改革内容。但怎样体现出“新”字很难。目前,辽宁省在认识上还没达到中央领导要求。


于非强调,以前政府先制定规划,然后往里装项目,这次国企改革是政府引导,以产业政策作导向,企业利用现有的政策,自己寻找发展或新生的机遇。改制后的企业管理者不会像从前那样胡来。


东北老工业基地要振兴,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国外制造业会根据我国的政策,把资金投向这里。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已有意用国债政策配合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最大的优惠政策。


胡祥鼎表示,东北国企在新的一轮调整改造中,应把一批在竞争领域有优势的企业扶强做大,让那些市场竞争乏力的企业,平静地实现重组。就黑龙江省而言,就是要突出当地的比较优势组建电站、重型设备、大豆加工、医药、煤炭等大公司。多方吸纳国内外资金,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组、改造、改制。


于非还指出,东北三省需要有一个协调机制,结合各自优势通盘考虑,合力促成国企改革目标的实现。东北三省领导有协调,下边协作,可以研讨统一的工业项目布局,避免重复上项目和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发生。一省主打,另外两省搞配套,同打“东北牌”。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