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工业被称为整个国家工业发展的母体,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中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目前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亟需通过引进技术和科技创新等途径进行“再装备”。
正在沈阳参加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的专家认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是产品陈旧、种类不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低水平生产能力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统计数字显示,在钢铁、石化、电力、纺织、建筑等15个行业,中国装备技术水平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产业结构也偏轻,主要表现为装备制造业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比例偏低。装备制造业被喻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发动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副司长李冶在沈阳制博会上说:“如果自主生产的重大设备不能装备中国,要实现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很难。”他指出,中国在发展制造业中缺乏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作为支撑,与制造业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务委员隋永滨说,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上马的装备制造企业,其现有的生产基础、物流系统、生产组织方式等不具备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条件,许多国营大型骨干企业搞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不高,企业决策者陷入了“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的怪圈,面临重大技术装备需求高峰,许多企业已力不从心。
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的辽宁省在装备制造能力上已相对落后于市场需要。辽宁省沈阳变压器厂目前短路试验能力只有220kv,无法适应750kv输变电线路建设的需要。在未来20年,中国发展核电事业中需要大量核主泵,而中国唯一具备核主泵制造能力的沈阳水泵厂每年却只有1-2台的能力。沈阳鼓风机厂只有6300千瓦电机试车台位,而石油化工等行业需要3-4万千瓦燃气轮机试车台位。
中国装备制造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以发电设备为例,去年中国人均用电约为1070kw/h,而美国为1万kw/h,中国人均拥有装机0.25kw,而亚洲“四小龙”为1kw,这就意味着中国要达到较高的人均用电水平,仍需大量发电设备及更多的配套设备。
来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资料显示,水电是中国正在大力推广的环保能源,国内每年需要数台20-30万千瓦抽水蓄能机组,迄今为止投入使用和正在建设中的17个抽水蓄能电站设备全部是从国外引进的,国内企业并没有掌握其中水轮机的设计这一核心技术。
专家提出,中国未来要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装备工业必须领先腾飞。例如,中国转炉炼钢、连铸轧等设备的更新,就决定性地带动了钢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发电设备及配套产品,才能带动家电产品等行业的发展、拉动消费。
“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主要途径应当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不断创新,”邓煜说。他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应特别重视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技术创新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纠纷的日益增多,企业应当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