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十五”期间专用汽车的需求将真正驶入快车道。据有关部门预计,到“十五”末期,全国专用汽车的保有量将达到300万辆。未来五年内,我国运营货车总需求量将达到485万辆。现在各行各业的专业化程度普遍提高,对运输工具汽车越来越多样化、专用化。如公路运输、工程建设、油田、矿山、电力、电信、邮政、医疗、环卫、食品、航 空、公安、消防、司法以及国防建设等各行各业都需要适合本行业特点,以及满足本行业特殊功能需要的专用汽车。
“十五”期间最大的需求莫过于公路用车和基础建设用车。我国公路建设近年来高速发展,到2001年全国通车公路130万公里,高速公路 2万多公里。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决定在未来五年内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1800亿元资金,重点建设
142个包括地铁、轻轨、高速公路、机场、运动场馆等项目。另外,西部大开发也将促进西部汽车市场对专用车需求的增长。据资料显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将达7000亿元,十年内将修建公路35万公里。这些项目的建设都需要各种类型的专用车,还有许多相关行业也需要性能更好的、排放水平更高的专用车。
2000年以后,全国专用汽车生产企业已达756家,占全国汽车生产企业总数884家的85.5%,其生产专用自卸车的企业有115家,生产起重举升式车的企业有88家。由于专用汽车优越性越来越明显,用户对专用汽车的认识逐渐加深,而国外每年下线的整车有70%是用于改装车,所以,专用车市场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十五”期间,专用汽车产品发展的势头将进一步加快,这其中工程建设用车需要量会继续增加,预计每年需要各种车型有以下几种:
1.混凝土搅拌运输车2000~3000辆。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每年有2000~3000辆的市场需求。目前,国内的厂家主要生产
5、7、8立方米搅拌车,底盘主要是日本五十铃和国产东风、解放等。搅拌车的上装部分的质量国外要好于国内的,但过去由于关税高而无法与国产的竞争。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关税逐年下降,2002年上半年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WTO工作组提供的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进口统计,从国外进口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有188辆,合计1166万美元,混凝土泵 76台,合计334万美元,还有其它的车型、消防车1601万美元。
2.散装水泥运输车2000~2500辆左右。
据了解,在2005年以前我国将有113个城市取消现场搅拌,并对我国散装水泥发展战略做了安排。“十五”规划要求,首先到2005年全国水泥散装率要达到30%,散装设施综合配套能力达到2.34亿吨,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要达到3亿立方米,其中大城市要达到50%以上。2003年 12月31日起,禁止在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的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第二步,到2010年全国水泥散装率应达到50%以上,其中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要达到
70%以上。第三步,到2020年全国水泥散装率达到70%,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达到
90%以上,基本实现水泥散装化。113个城市取消现场搅拌,每一个城市在2005年前每年再建一个搅拌站,按平均计算一个搅拌站需要15 辆搅拌车,则三年内就需5085辆车,还不算散装车和泵车,所以市场看好。
3.混凝土泵车100~200辆左右。
目前,国内混凝土泵车生产企业不到15家(包括外资企业),年产各类泵车总量在150辆左右,其中年产量最大的企业在50辆左右,主要是星马,全是进口组装,价格每辆300万~400万元,泵车的型号有多种,从20 多米到50多米,国内目前生产的混凝土泵车都集中在37米以下。混凝土泵车的生产在我国基本上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虽然生产厂家不少,但生产总量太低。
尽管目前我国混凝土泵车的生产和市场销售还处在一个初级发展阶段,年总生产量和销售都不大,产品的国产化率太低,市场需求也不是很旺,但是这一市场的发展是非常令汽车改装厂看好的,其发展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商品混凝土行业在快速发展,建设机械租赁业也在快速发展,国内的施工规模依然保持在较大范围之内,这些都将促进建设机械及相关混凝土输送机械的高速发展。
所以,据有关人士讲,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泵车生产量和销售量突破500辆不是没有可能的,个别有实力的企业产量和销量达100辆也将指日可待。
由于泵车的用户也是输送车的用户,一般1个中等搅拌站要配10多辆搅拌车,同时还必须配1~2辆泵车,所以有了泵车或地泵也会促进输送车的销售。
4.大吨位的重型自卸车4000~5000辆以上。
5.高空作业车800~1000辆。
6.重型消防车400~500辆。
7.起重汽车2000~2500辆。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增加,专用改装车及各种专用汽车在汽车行业所占比重将越来越高,将由目前的20%逐步向50%以上发展。(新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