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元旦前夕,玉柴集团捷报频传:2003年,产销柴油机在2002年第四次翻番的基础上达到17万5千台,同比增长35%,与单独核算的制造工厂相比,产销规模在重中型商用车领域中居全球第一,产销柴油机再次刷新历史纪录,销售收入达到71亿元,实现利税同比增长34%。
面对新玉柴的辉煌业绩,玉柴集团理事会理事长王建明说:“翻阅2003年玉柴建设者的篇章,活力前所未有,耐力前所未有,成稳前所未有,成熟前所未有,成效前所未有。销售既有持续高增幅,又有持续降应收;通机连年翻番,客车连年递增。2003年,玉柴出口日本船机161台,一举实现发动机出口发达国家零的突破。生产、技术、质量、作风越来越硬,管理越来越精,创新越来越高,作风越来越突出。铸造、一发、二发、冷工、动力、工程公司愈发显现它们的效益支柱作用和人才摇篮作用。”
2003年,在“非典”的严重影响下,在国家有关政策的制约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了“卡车小幅走低、客车市场零增长”的疲软走势。但是,玉柴集团凭借“产品带”宽、“功率段”长和“市场效益”广的优势,对外采取灵活的营销政策,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对内挖掘最大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产品质量升级”和“降低成本工程”,使集团在严峻的市场环境条件下,实现经营业绩持续大幅度增长。2003年,玉柴的发动机产品荣获“中国柴油机市场用户满意度第一品牌”的称号。最近,玉柴还被评为“中国十大诚信企业”。玉柴股票在纽约主板上市,被列为100家表现最佳、潜力最大的外国公司绩优股的名单。
2003年12月31日上午,在玉柴集团2003年工作总结暨2004工作动员大会上,自治区经贸委副主任石文怀对玉柴集团的强势增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们高兴地看到,在2003年,玉柴取得了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的显著成绩。一是速度快,产销实现17.5万台,增长35%,销售收入达到71亿元,增长34%。二是效益好,股份公司销售收入增长34%,配件公司和其他公司的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三是后劲足,2003年,经过持续不断的技术改造,公司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加强,形成了25万台的生产能力。”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