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公司创造月产900台行业记录的锣鼓声还萦绕耳旁,2003年,柳工人又将月产1300台装载机的记录写进史册,除了柳工人团结奋战的精神,还有什么法宝让我们创造出这高产的奇迹?
精益生产 调整物流
“优质、安全、高效、整洁”是我们生产系统的目标。2002年4月我们首次突破900台后,同时也意识到生产体系与市场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按王董事长所说“差距就是潜力,就是我们行动的目标”,这时我们明白,产量要实现新的突破,必须对现有生产体系进行改造。
引入精益生产方式、实施物流改进,对所有生产厂重新策划,重新进行生产工艺不止,以整体优化的观点合理地配置和利用公司现有的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全过程的浪费。去年下半年,生产系统进行物流改进方案策划,对公司原有生产工艺布局进行改造。各单位根据物流改进方案,大力推进物流调整工作,共搬迁设备300多台,淘汰设备100多台,新增设备100多台,设计制造工位器具500多件,公司月产能有450台提升到1000台,直至突破1300台。
生产组织 未雨绸缪
各单位围绕公司2003年确保9300台、争取10000台的产销目标,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进行全面策划,提出实现目标的资源需求及保障措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使各单位工作目标明确,协同作战,提高了生产系统的保障能力及应变能力。在生产制造部的统一指挥下,公司入库量从每天35台到40台、45台、50台,不断刷新记录。
成功推进MRPⅡ
生产管理的快速反应是基于信息的准确与及时,MRPⅡ的顺利推进及深化实施,为公司生产系统的快速反应提供了信息平台。2003年,MRPⅡ的实施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将物料交接流程优化,简化物料保管员的工作流程,降低业务的差错率,提高MRPⅡ信息的准确率。其次是对各接口进行了大量软件的二次开发,实现了生产管理的实时控制及物料的实时盘点,提高了MRPⅡ对生产控制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三是加强了系统各模块的完善工作,尤其是在MRPⅡ小组及仓储中心财务报表的切换,使信息流与实物流一致,为生产控制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迈出重要的一步。第四是对制造BOM表的更改,促进制造模块和采购模块的改善,为公司实行高效的生产调度和管理提供最为可靠的工作平台。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