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淮河,处处洋溢着春的气息。淮委治淮工程质量暨在建工程度汛检查组一行沿淮河,对江苏、河南、安徽三省2003年大水后灾后重建工程及在建工程进行检查。
2003年大水过后,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淮河治理将作为近期全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治淮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进入2004年,对于淮河来说这一年是不平常的一年。一大批治淮骨干工程和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实施。把治淮工程建设好,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和要求,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伴随而来的是要求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为此,淮委党组多次强调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今年年初伊始,淮委党组部署的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开展“治淮工程质量大检查”。淮委主任、党组书记钱敏高度重视治淮工程质量大检查工作,对检查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此,淮委成立了由副主任汪安南为组长和多位专家组成的质量大检查工作组,深入工地对治淮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历时半个月的检查,检查组行程几千公里,对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治淮骨干工程和灾后重建项目进行了检查。
淮委党组书记、主任钱敏在听取检查组的汇报后强调,工程质量检查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与专业性强、影响面宽、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工作,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治淮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开展治淮工程质量检查将是淮委一项重要的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治淮工程的建设质量,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新形势对质量检查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此次汛前淮委再次组织由委副主任汪安南担任组长的专家组对江苏、河南、安徽三省的治淮工程质量暨在建工程度汛进行检查,就是为了贯彻淮委党组提出的要根据治淮工程实施进展情况,每年不定期地对治淮工程质量情况进行大检查(以抽查为主),并动员和组织省、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不定期的对本地治淮工程质量进行大检查,将治淮工程质量检查作为一种长效有序的工作机制而进行的。
目前,治淮在建工程面广量大。检查组除了从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施工现场情况、质量检测手段以及质量责任制、防汛度汛措施的落实等方面进行常规检查外。为确保检查的效果和质量,检查过程中,检查组采取了不同与以往的一些手段和做法。如对堤防工程,除对施工工序进行检查外,为详细掌握堤防填筑质量情况,还采取了挖探坑了解铺土厚度、碾压情况、结合面处理、接缝处理情况,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取样试验的方法验证提防工程的压实质量,同时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在同一部位进行取样的方法,复核施工、监理单位的实验水平和结果的真实性;对护坡工程,不仅仅是检查护坡的外观质量如平整度、缝宽等,更重要的是通过撬开已砌筑段的块石来检查内在质量,如垫层厚度和级配、块石的厚度、砂浆的质量情况、有无叠砌情况等;对混凝土工程,除检查混凝土浇筑工序外,还对钢筋绑扎情况、钢筋间距、保护层厚度进行抽测,对已浇筑好的混凝土进行回弹检测;对施工原材料进行抽检,如截取钢筋、抽样水泥、止水等,特别对一些小型建筑物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加大了抽检力度。
总体情况来看,治淮工程各参建单位质量意识均较强,建立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质量管理制度、办法和措施,安全度汛工作正抓紧落实,质量管理比较严格、认真,总体上能够按照有关规程规范施工,施工质量较好。部分工程存在施工进度与安全度汛、质量的矛盾。
检查中,有两件事特别值得让人欣喜,一件是,在今年一月份淮委治淮工程质量大检查中对部分治淮工程工地检查中发现出的问题,此次再到工地检查,各参建单位已按照检查意见,积极、认真地落实了整改措施,现在工程质量及现场管理情况都大大改善;另一件是,通过淮委一月份组织进行的治淮工程质量大检查影响,在治淮建设新的大好机遇下,流域四省水利厅已开始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分别组织质量和纪检工作组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式对本省灾后重建工程及治淮重点工程进行检查。
通过今年以来淮委组织的质量大检查活动,从目前来看已达到督促省、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工程质量的检查力度,形成治淮工程质量各级主管部门齐抓共管的效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