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圣"是一种油料添加剂。通过"摩圣"(加入润滑油中)合理处理后的金属摩擦副表面,可达到或接近其在新机况时的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是机械维修行业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人类自进入工业化社以来,全世界一直在努力攻克现代机械设备设计、制造的使用中的难题,即如何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运用高新技术来减少并修复其主要摩擦表面的磨损、降低能源消耗和避免环境污染。
"摩圣"金属表面再制造技术起源于前苏联军方,旨在提高其军事装备战斗能力及其在特殊情况下的生存能力,是一种独特的使机械设备在正常工况下能自动原位再生修复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已在世界范围相继荣获了40余项专利(含12项国际发明专利),针对不同的机型及其工况,先后推出了众多的摩擦表面再生技术产品,并设计出了不少延伸该技术的工艺流程,迄今已发展到第四代产品。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摩圣"摩擦表面再生剂(是以多种弥散的极细微的矿物质为主料,并添加多种辅料和催化剂配制而成的混合物)添加到任何润滑剂载体里,通过摩擦副的运动和润滑剂的运载,使其迅速分散到整个摩擦副间隙中,先对各个接触表面进行超精细研磨加工,并在摩擦力和摩擦温度的共同作用下向金属表面内部渗透、扩散,或微镶嵌、微焊接,继而促使金属表层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与合理几何公差的再生,形成全新的金属陶瓷保护层。正因如此,经处理修复的摩擦副金属机体表面的硬度得到提高,而表面的粗糙度显著下降,并能使其达到甚至恢复至最佳配合间隙。
金属陶瓷层的形成过程是在摩擦副表面上动态进行的,整个过程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适应性。随着金属陶瓷层的形成,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开始急剧下降,激活"摩圣"粒子能量的先提条件已不复存在;当摩擦表面接触点间的间隙趋于最优时,"摩圣"的再生修复作用渐趋稳定;待整个摩擦副体系能量降至足够低时,该过程自动停止。"摩圣"作用的特色:其一,摩擦接触区的热力学过程促使磨损较大的部位形成较厚的金属陶瓷层,体现了"按需分配"原则;其二,不会导致增厚过度而使机械设备产生卡死的不良后果。它的这种"独特功效",是目前其他机油添加剂所不具备的。它的诞生,无疑会引发机械设备养护及维修的一场"革命",同时也给机械设备制造业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带来了希望。
"摩圣"所形成的金属陶瓷层也同样会磨损,但是,随着该保护层的磨损,摩擦能量缓慢增加,当该能量足以激活剩余的"摩圣"时,它又将开始下一个修复周期,这便是该技术的"积累效应"。换句话说,适当加大"摩圣"剂量则是多次实现修复效果的保护性措施,而不会使摩擦副卡死。通过多次修复,可使机械设备的寿命得到延长,直至最后达到其疲劳报废极限,是实现"以养代修"理念的有效保证。诚然,任何新技术新产品都不是万能的,当金属摩擦副已经发生100%磨损或断裂时,"摩圣"技术也无能为力。
通过采用该技术,可改善机械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使之减振降噪,加快新机磨合速度,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降低能源消耗以及节约维修费用等,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可实现机械设备的无机油运行,给用户带来神奇的效益,避免发生"烧瓦抱轴"事故。
"摩圣"摩擦表面再生技术自引进以来,受到国家级的有关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并组织力量重点攻关,以期实现国产化这一最终目标。
工业设备上的应用实例如下。
实例1:
呼和浩特电厂汽机车间6#机甲循环泵(电机功率475kW),经"摩圣"处理后日均节电576kW·h,节电率为5.4%,其电费的投入产出比为1:4.49。
实例2:
呼和浩特热力公司第二分公司的热网循环水泵(75kW),添加"摩圣"前的运行电流为110A,处理后运行电流降至94A,节电16A,节电率为14.5%,且工作噪声明显降低。
实例3:
2001年5-7月,东北某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在日产BZ-740型轴向变量柱塞泵上应用了该技术。该机系1978年从日本进口的,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磨损严重,其工作压力达不到21MPa,无法继续使用;利用工装设备及"摩圣"处理后,使压力恢复到了额定值、运行电流下降了10A,降低了振动和噪声,节约了维修外汇成本。
实例4:
2001年6月,在哈尔滨铁路局哈铁机务段对内燃机车变速器齿轮进行了"摩圣"修复处理,处理前齿轮有明显的偏磨现象,齿面拉伤0.2mm;添加"摩圣"一周后,齿面的偏磨和拉伤部位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