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是应对反倾销的利器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06-03 18:05   来源:网络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案件频繁出现,给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困难,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企业必须要逾越的一道贸易保护主义障碍。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对外经贸大学国际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案件频繁出现,给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和困难,反倾销已经成为中国出口企业必须要逾越的一道贸易保护主义障碍。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在国外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产品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应对反倾销的手段。


记者:你认为中国企业在反倾销问题上有哪些应对之策?



卢进勇:面对频繁遭受反倾销的严峻现实,中国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方面主要有十大策略可供选择:一是被诉企业据理力争,积极应诉,一些经常遇到反倾销的企业还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应对反倾销;二是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联手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三是规范出口秩序,避免出口产品恶性价格竞争,调整国外市场营销策略,不过分依赖价格竞争手段,向依靠质量和品牌取胜的非价格竞争手段过渡;四是转产不受国外反倾销机制限制的高端出口产品,如深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售价产品;五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反倾销法律和运作体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恰当运用反倾销手段遏制反倾销;六是发挥行业协会的管理和组织协调作用,带动企业去应诉,贯彻“谁应诉、谁受益”的原则,避免一些企业的“搭便车”行为;七是从整个国家或单个企业层次上积极争取“市场经济待遇”,争取分别税率;八是搞好反倾销应诉的“统战”工作,调动国外进口商、最终用户或某些政治团体及个人的力量;九是通过海外直接投资变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当地销售,较彻底地解决反倾销问题;十是合理利用WTO的反倾销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方利益。这十大策略,有的可以单独采用,有的可以结合使用,结合使用效果更佳。在选择应对反倾销措施时,一方面要注意结合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选择具有根本性和彻底性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措施,如海外直接投资办厂和转产高端产品等。但是,到目前为止,通过海外投资办厂彻底解决反倾销的策略还没有引起多数涉案企业的重视,使用此策略的企业也很少。


记者:为什么说利用对外直接投资能彻底解决反倾销的问题,我国海外投资现状如何?



卢进勇:根据商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2年底,中国共批准设立境外中资企业总数6960家(不含金融类海外中资企业),中外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37.8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3.4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42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1.22亿美元。2002年当年,经原外经贸部批准或备案设立的境外中资企业共计350家,双方协议投资总额14.46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83亿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贸易企业75家,中方协议投资额1.67亿美元。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大目的:一是转移国内过剩的生产和技术能力;二是开发国外资源为我所用;三是学习国外最新的技术、管理、信息和营销经验,锻炼、提升企业竞争力;四是跨越贸易壁垒进入国外市场。但是,从现实需要来看,中国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仅有上述4个目的是不够的,还应当增加两个目的:一个是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目的,另一个是享受入世后中国所拥有的权利的目的。今后,借助海外投资应对反倾销应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目的,海外投资也应当发挥出这方面的作用。在海外办厂,实现当地生产就地销售,变原来的“舶来品”为“当地造”,钱仍为我们赚,但已根本不存在遭遇反倾销问题。另外,海外投资与享受加入WTO后的权利以及抓住机遇联系密切,许多企业目前还没有认识到。我国加入WTO后,应该履行的义务主要表现在国内,而所能享受的权利主要体现在境外,体现在其他WTO成员对中国的出口商品、服务以及海外中资企业等给予更大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等方面。因此中国的商品、服务和企业等必须要及早“走出去”。


记者:借助海外直接投资应对反倾销,那么海外直接投资能够替代商品的出口吗?



卢进勇:从理论上讲,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投资能够完全替代国际贸易,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进而使国际贸易的基础丧失,所以投资和贸易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因此,在不存在国际投资壁垒的情况下,如果企业实施跨国直接投资,那么这种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在最高的效率或最低的生产要素成本基础上,实现对商品贸易的完全替代。


但在现实中,由于投资壁垒、市场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是相当复杂的,既体现出替代关系,又表现出互补关系,还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壮大,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贸易与投资究竟是替代还是互补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按照投资动机大体可以分为3种:第一种是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指的是跨国企业为了逃避东道国严厉的贸易保护壁垒,或者出于占领当地市场的需要,通过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第二种是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指的是跨国企业受到低成本生产区位的吸引,出于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而进行的直接投资。第三种是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是指跨国企业为了更好地配合本身的出口贸易活动,为企业的出口提供各种服务而进行的直接投资。大量数据表明,在这些源于不同投资动机的直接投资形式中,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容易成为贸易的替代,应对反倾销的作用明显;生产导向型直接投资的影响视产品的去向(当地销售或出口)而有所不同,需要加以分析,但无论如何,应对反倾销的作用几乎没有。贸易促进型直接投资一般而言可以增加投资国和东道国之间的贸易量,但不仅起不到应对反倾销的作用,反而会增加遭遇反倾销的可能。


目前,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约有一半是属于贸易促进型的,这些投资主要是为了服务于国内企业的出口,以促进中国产品的出口为主要动机。今后,企业一定要注意增加市场导向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即增加贸易替代型的对外投资,对于这种类型的投资,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支持。


记者: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而在国外总体经营成本高,因此,中国企业是否更愿意选择出口而不是对外直接投资。


卢进勇:我认为,这种认识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环境下是不正确的。虽然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普遍较高,但我们应当注意以下4点:第一,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高于我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劳动力成本高的损失,并且使用高素质的劳动力还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次品率,从而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第二,虽然对外直接投资导致产品成本上升,但海外企业产品的销售价格在质量提高的基础上也相应提高,价格高的产品一般不会受到反倾销调查。第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制度相当完善,能够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也能减少一部分必须支出的交易费用。第四,当地的外国企业可以在那里生存壮大,中国的海外企业为什么不可以?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与成长壮大的过程,中国的海外企业完全可以学习当地企业成功的生存发展之道,做到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海外生存能力。


如果中国企业总是依赖本国区位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总是仅仅出口商品,而不到国外市场上去锻炼经营管理能力,不设法获得公司特定成本优势,那么最终只会造成对本国区位低成本的过度依赖,很难形成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一点也很重要,现在全球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世界市场总体上处于买方市场,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取悦消费者,赢得市场份额。可以说,谁控制了市场、拥有了必需的市场份额,谁就能生存下去。面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为了保住经过艰苦努力才开拓出的国外市场份额,在遭遇反倾销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守疆保土之战”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