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抑制经济过热初见成效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效果开始显现,4月份以前增速同比超过30%的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在进入5月份后明显回落,两位数增长的钢材和铁矿石的进口也开始减少,其中钢材进口同比减少30.2%,减少了213万吨;铁矿石减少4.3%,减少1322万吨;大豆进口减少46.2%,减少84万吨。5月份城市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为18.3%,比4月份下降16.4%,尤其纺织、服装、有色金属、钢铁等行业回落明显。日本在华工程机械企业也开始减少产量,生产液压挖掘机的小松山推公司进入5月以来停止了每周6个工作日的作息时间,同时将180名工人改为临时工,组装生产线也开始了隔周休息制,日立、神钢等在华工程机械企业也纷纷减少产量或减少了日本本土对中国的出口。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中国经济向“软着陆”迈进 曾经热过了头的钢铁、电解铝、水泥三大行业在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下,缓缓降温,行业发展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渐渐消退。[详细...]
调控初见成效 央行有关负责人详解当前货币政策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针对刚刚公布的《200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详细...]
中国宏观调控初见成效经济开始软着陆 中国陆续祭出多项宏观调控措施逐渐奏效,经济已出现「软着陆」迹象。
对此,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表示,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宏观调控举措已「初见成效」,经济也将继续平稳协调较快发展。[详细...]
信贷调控初见成效 当前金融宏观调控形势述评 国务院21日召开的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懈怠;要继续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采取适度从紧的取向。[详细...]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 将投资热引向“冷”行业 中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初见成效,部分投资过热的行业最近开始降温,不过要保持经济的均衡发展,在抑制局部过热的同时,也应该对那些投资明显不足的冷门行业如农业、第三产业等予以高度关注,采取切实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这些行业投资的适度增长。[详细...]
宏观调控初见成效后政策怎么走 专家提交8条建议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宏观调控初见成效。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今年一季度以后经济增长将面临一些周期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抑制影响,全年出现严重过热的可能性极小。据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已向国务院提交了8条政策性建议,以促进全年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孟春,日前在南京召开的石化行业上市公司战略研讨会上透露的。[详细...]
一、适当放缓国债投资进度[详细...]二、货币政策既要预防通货膨胀保持金融稳定[详细...]三、对地方政府行政干预投资[详细...]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详细...]五、继续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详细...]六、加强企业和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和风险意识[详细...]七、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详细...]八、认真落实支撑农业的各项政策[详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