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始全面推广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在南海的推广执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工程量清单计价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工程招投标和评标工作同以往定额计价时相比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在清单计价形势下,工程项目的评标工作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表现在:
1.以往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评标主要看总造价,评标工作中的商务标评审十分简单,清单形势下由于清单本身具有的特点,评标工作不能只简单地评工程总价,还要进行分部分项清单费、措施项目费、主要清单单价、主要材料价格、是否有计算错误等的评审。
2.定额计价时企业报价都依据主管部门颁布的定额,不用考虑企业的特点,企业之间对同一项目的报价基本相同,所以评标时不用考虑企业报价是否合理,在清单形势下,材料价格、人才机消耗量等全部由企业自主报价,评标时必须考虑其报价是否合理,是否不低于企业的成本。
3.定额计价时施工合同主要签订总价合同,结算时以定额为依据,清单执行后施工合同主要以单价合同为主,所以评标时要审核投标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存在计算错误,避免给业主带来损失。由此可见,清单执行后,评标工作更加细化,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评委人工在短暂的评标时间内很难做出科学的评判。
在清单规范执行后,由于评标工作难度加大,各级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在不断地进行摸索用计算机辅助评标,来减轻评委的工作强度,提高评标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广东省南海市从2003年8月开始在此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2003年南海市交易中心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评标科学性、公正性的角度考虑和北京广联达公司联合开发了清单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评标系统、投标数据分析系统两个模块,评标系统主要包括投标项目管理、评委抽签、电子标书接收、投标数据分析、询标、技术标评分计算、商务标自动评分等功能,从根本上解决了清单执行后评标工作细化、评标数据计算复杂带来的问题,快速地实现了科学、公正的评标。投标数据分析系统参照工程结构类型、分部、清单项目等角度对投标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出一定时间内的社会平均消耗水平,有效地解决了判断投标单位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的问题,真正达到了合理低价中标的目的。系统2004年正式运行后,评标时间大大缩短,评委效率大幅度提高,一般工程的商务标评审半个小时就能结束。清单执行后评标工作的难点被计算机全部解决,业主和建设工程主管部门对清单的全面推行没有了任何顾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在佛山市南海区得到了全面的贯彻和推广,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十分明显。
电子评标系统应用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
1.对投标人。投标人不需要在打印很多的文本标书,以往投标单位很多人抬一大箱投标文件投标的现象消失了,投标人只需提交一张电子标书的光盘和少量的文本资料。既节约了标书制作的成本,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2.对招标人。招标人在发招标文件时发放电子招标书,避免了投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工程量清单错误的问题,投标人领回电子招标书后只需把电子招标文件读入相应的清单计价软件中,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工程量清单的输入错误。
3.对社会。执行电子标书,首先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统一当地的电子招标文件和电子投标文件的具体数据格式,这样,有了统一的数据格式,各种不同品牌的清单软件可以相互传递数据,相同格式的投标文件也便于政府主管部门对投标文件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的平均报价水平,以形成经济指标服务于社会。
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的出现,解决了清单环境下评标的难点工作,提高了评标的工作效率和科学性,促进了清单规范的执行。同时减轻了投标人和招标人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招投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对投标数据的分析又能为社会提供工程造价的经济指标,服务业主和辅助政府决策。因此,在工程量清单计价环境下,推广计算机辅助评标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佛山市南海区的经验值得各级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借鉴。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