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五局集团七公司创新转换员工角色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07-01 14:52   来源:hc360工程机械

当部分国企因效益下滑而视大量富余员工为“包袱”时,中铁十五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把“包袱”变成了效益。

当部分国企因效益下滑而视大量富余员工为“包袱”时,中铁十五局第七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管理机制的创新,把“包袱”变成了效益。


该公司渝怀铁路项目部自2001年开始进驻重庆黔江山区的渝怀铁路工地,只有3000多万元投资的工程却有84人的编制。按照当时通行的管理办法,项目部只负责管理,施工交由包工队进行,项目部人员全吃管理费的话,以每年为每个员工支付2万元计算,4年工期内总共要支出近500万元,即使按10%的利润计算,也要亏损200万元。怎么办?经过慎重考虑,项目部决定除必要的管理人员外,其余人员编成工班,直接参与一线施工。


项目部把员工组编成5个工班,工班长由民主选举产生或项目部指定。在内部模拟市场,工班与项目部签订合同,每月进行验工计价。工班人员的工资不再由项目部发放,而是在工程核算的工费中产生,项目部只负担由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各项基金。工班使用项目部的机具、料具,分别按工作量和使用时间由工班支付租赁费用,物资、材料由项目部供应,项目部统一对工班进行组织施工和监控。刚开始推行时,员工难以接受,毕竟以前只要上班就有工资拿,现在一下子要自己参与一线施工,而且是干多少活才能领多少工资,比起以前的铁饭碗,风险太大。为此,项目部多次召开动员会,对员工进行市场经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员工的收入来源由原来的管理费支出转为工费,收入比以前高了,而项目部对每个员工的负担也由原来的每年近2万元降低到3000元。员工在挣工费的同时完成了工程量,提高收入的同时又为企业创造了利润。3年来,该项目部工班的员工人均为国家和企业创交利税7.8万元。多一个员工参与一线施工,就为企业多创造一份效益,员工恢复了企业真正主人翁的角色,再也不是企业的“包袱”,而是变成了企业效益的源泉,创造财富的生力军。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