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大力扶持 仪器仪表行业迎来黄金时代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07-02 14:23   来源:机电商报  作者:兰海侠

仪器仪表行业又有新动向。 中国四联集团将投资8000多万元,在重庆北部新区建立仪器仪表工业园,预计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业内人士称,该工业园是重庆打造世界水平仪器仪表业制造基地的起锚之地。

仪器仪表行业又有新动向。


中国四联集团将投资8000多万元,在重庆北部新区建立仪器仪表工业园,预计将于今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业内人士称,该工业园是重庆打造世界水平仪器仪表业制造基地的起锚之地。

而在此前不久,2004年4月28日,北京仪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大兴仪器仪表科研生产基地在大兴工业开发区落成。这显然是北京为做大做强仪器仪表工业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时间再早些。2003年底,福建厦门市决定在海沧台商投资区兴建一座由厦门仪表厂为主体的,以开发生产流量仪表及分析仪器产品为主的大型仪器仪表 基地。据悉,这将使厦门成为福建省重点仪器仪表出口基地。

....

种种迹象表明,仪器仪表行业正在迎来黄金朝代。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仪器仪表领域销售额的增长一直超过30%,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这一。

而仪器仪表行业迎来黄金时代的另一个体现则来自于政府。据中国仪器仪表 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仪器仪表行业正日益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政策扶持空前

时间回到2001年3月15日。这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纲要在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和措施时,首次将仪器仪表放到重要位置。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纲要的出台对整个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积极影响。

好戏还只是刚开头。继“计划纲要”之后,2004年4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制订了《仪器仪表国债专项规划》,再一次表明国家对仪器仪表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同时,据业内权威人士透露,国家还计划培育和发展不少于30个具有综合实力与相当规模的生产发展基地和重点企业,以进一步推动仪器仪表行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原国家经贸委仪器仪表技改项目也在进行之中。

就在国家大张旗鼓发展仪器仪表行业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时而动。

以仪器仪表行业颇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经过省政府同意,浙江省经贸委决定重点培育26家大企业,希望经过5年努力,使其中多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而在这26家大企业中,就有4家仪器仪表企业光荣上榜,它们是华立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三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泰集团有限公司和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而按照浙江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将为这批企业集团加快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必要蝗条件。比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集团,在境外投资、授信额度、外汇管理、出口信用保险、人员出入境管理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支持企业上市、发行债券等多渠道融资;支持企业集团分离辅业和社会职能、分流富余人员、处置不良资产和进行内部重组等。

所有这些措施,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

2003年,仪器仪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960.6亿元,比上年增长25.8%;产品销售收入9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利润总额63.5亿元,比上年增长56.8%。

2004年一季度,仪器仪表行业保持快速增长。完成工业总产值(现行价)236.8亿元,同比增长19%;实现销售收入213.3亿元,同比增长29.1%;实现利润12.8亿元,同比增长58.5%;销售收入利润率为6%。

产业格局重整


在仪器仪表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多种所有制格局日渐形成。

这体现在外资积极介入,外商独资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民营企业依然活跃,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介入高科技领域;另外,国有企业也加大了改革力度,初见成效。

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仪器仪表行业有规模以上企业2232家,其中国有企业472家;民营企,业1160家,三资企业600家;全部从业人员54万余人,其中国有企业16万人,民营企业20万人,三资企业17.7万人。


数据表明,在这个格局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趋势不容回避:仪器仪表行业快速发展的结果之一就是民营和三资企业的大量涌现,这使得仪器仪表行业的竞争日益白热化,而在激烈竞争的大形势下,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近年来的增长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权威资料显示,2003年,国有企业从业人数比上年减少6.7%,占全行业的30.3%;资产总量增加了8.1%,低于民营和三资,占全行业资产总量的34.4%。相对于较多的从业人数和较高的资产总量,国有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只占全行业的16.7%,利润只占1.7%。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内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发展势头相当迅猛。

权威资料显示,2003年民营企业从业人数增长6.1%,占全行业的37.1%,总资产增长了25.2%,占全行业的35.4%,而工业总产值增长26.7%、销售收入增长27.3%、利润增长27.6%,分别占全行业的41%、39.7%禾口44.7%。

增长速度令人叹服。但这些数据在反映增长的同时,也反映出问题所在,那就是与三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人员依然较多,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的中低档产品为主。另外,民企的产销率只有92.9%,这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显然,民营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行业内的兼并重组开始渐成趋势,甚至很多有实力的民企开始尝试收购大型国有企业,或与外资,企业建立合资合作关系,以弥补自身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缺陷。

例如,2003年8月,北京时代集团与济南试金集团实现战略重组。济南试金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是实验机行业的第一大企业,2003年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的16.5%。而北京时代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重组后时代集团.承诺8年内投资8000万元以强化其主营业务,其目标是到2010年试金集团发展成世界实验机加工,制造中心,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进入实验机行业世界5强。

2003年4月,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TCE签署合作协议,这是华立仪表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大举措,为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尽管民企发展势头迅猛,但行业内增长最快的却属三资企业。

权威资料显示,2003年三资企业从业人员增加最多,达到16.40%,占到全行业的32.7%,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的42.4%和43.6%,而利润则达到53.5%,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为8.5%,产销率为98.6%,均排在行业第一位。

例如,美国的罗斯蒙特、霍尼维尔、法克斯波罗,日本的横河、山武,德国的西门子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早巳在几年前悄悄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有的在中国办合资或独资企业,有的在中国开办网点,销售产品争取项目,这对中国仪表工业已经造成相当的冲击。

在这样一个态势下,外资企业向中国生产转移的势头不减。

例如,继2002年Emerson在北京建立生产3051s传感器独资公司后,2003年日本横河电机株式会社在苏州建立独资工厂,将原来在日本的十多个工厂关闭,生产不断向苏州新厂转移……

提升国际竞争力,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冲击显然不容小觑。

中国仪器仪表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总体走势良好,但目前我国仪器仪表产品档次水平偏低,令人堪忧。另外,随着国际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的产品逐渐成为主流,差距可能还将进一步加大。

这具体体现在我国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大多依赖进口。例如,2004年一季度,全行业主要商品进出口总额累计为34.4亿美元,其中进口26.,6亿美元,同比增长44.9%;出口7.8亿美元,同比增长39.8%,逆差达18.8亿美元。至今,国外公司的产品依然保持占有我国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另外,仪器仪表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国产仪器仪表的“硬伤”,极大地限制了国产仪器仪表的使用范围和可信程度。

而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趋势表明:为了抢滩进入中国市场,国外投资将会继续增加。

国内企业何以应对?

专家认为,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的关键。

以DCS产品为例,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公司10年间(1992-2002)开发出了4代DCS,这些产品以其优良的性能、适中的价格、良好的服务而赢得了用户,在工业领域得到推广应用;另外,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浙大中控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CS,并得到成功应用。

技术进步带来理想的结果。国产品牌产品的开发成功,迫使国外厂商的同类产品纷纷降价,目前国外DCS产品的价格已降到原来的40%以下。

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企业坚持开发与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加之良好的服务和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国产仪器仪表中高档产品的竞争力日渐增强。

例如,2003年,上海新华控制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XDPS-400分散型控制系统在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DCS的激烈竞争中,一举中标贵州盘甫(响水)电厂一期工程4x 600MW机组中2台600MW机组。

据悉,这是国产DCS首次进入600MW大型火电机组,打破了国内600MW机组DCS市场被进口DCS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也标志着国产DCS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