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统计局邱晓华分析本次宏观调控有何新特点</font>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4-08-25 09:32   来源: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信贷、土地、干部,这三个手段的使用很有成效 ●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的调控

●信贷、土地、干部,这三个手段的使用很有成效


●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的调控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从去年5月开始的本次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深层次意义看,本次宏观调控是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了各级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了确保中国经济这艘大船沿着市场经济方向平稳较快前行,不出现大的颠簸、大的波折,而采取的重大措施。”随着上半年统计数据的公布,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对本次宏观调控做了如上评述。


三个有力手段



邱晓华说,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矛盾、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的基础受到削弱;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这两方面都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提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在农业、金融、投资、土地、煤电油运等环节采取一系列调控措施。本次宏观调控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有力手段:


一是运用经济手段,实行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二是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依法对土地市场进行清理整顿。土地调控是本次宏观调控的最大特点,对抑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产生了釜底抽薪的效应,对整个宏观调控任务的完成起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对一些地方不依法行政、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人员采取了组织措施。


总体来看,信贷、土地、干部,这三个手段的使用很有成效。


四个新特点



邱晓华分析,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题中应有之义。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宏观调控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这是一次预防性的宏观调控。


本次宏观调控发生在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刚刚显露,尚未成为全局性问题之时,是一次见事早、行动果断的预防性调控,因而,减少了国民经济损失,降低了宏观调控成本;


二,这是一次微调,不是全面的紧缩。也就是说,是点刹车而不是急刹车。在整个宏观调控期间,做到了区别对待,注意了力度的把握,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因此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既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对一些突出问题起到抑制作用;


三,这次调控更多的是一次结构性调控,不是简单的总量性的调控,是从总量入手,着力解决结构性的问题,一方面是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是煤电油运、社会发展包括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事业等薄弱环节的加强,另一方面着眼于解决投资结构的不合理,对投资总量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结构性紧缩;


四,这次调控标本兼治。从深层次保证宏观调控的机制有一个更加健全的发展,保证国民经济有一个更加健康的发展,是立足于要从体制内、机制内内生出一个确保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调控。既注意解决浅层次矛盾,又把更多注意力放在金融、土地、政府的行政管理、财政税收等体制上的完善和深化。


四大结构性改善


邱晓华表示,本次宏观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宏观经济正在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国民经济今年上半年保持了快速增长,增幅为9.7%。财政收入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企业利润保持了40%以上的增长,城乡居民的收入继续改善,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抑制。


从深层次来看,经济生活中结构性矛盾正在朝着解决的方向发展:一是三次产业之间不协调的问题开始出现解决的迹象,表现为农业基础加强,第三产业保持稳定发展。二是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在改善。投资在降温,消费稳中趋活,消费对经济的贡献上半年可望比去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三是国际贸易的关系在改善。进出口都保持了较快增长,进出口之间的平衡关系朝着一个合理的方向发展。上半年进出口虽然还保持有68亿美元的逆差,但是,从发展趋势来看,5月、6月已经出现了单月顺差,从全年来看,可望出现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顺差的积极前景。四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有所改善,集中反映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的收入、消费增长加快。


三个尚存问题


邱晓华指出,尽管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态势是良好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油电运紧张的矛盾依然突出,特别是电,非常紧张。全国缺电省份已超过2/3。这反映出各地方经济发展依然偏快,还需要继续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二是信贷投放上短期贷款控制过严,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新的困难。今年5月和6月信贷控制力度较大,两个月贷款少增加3800亿元,上半年短期贷款少增加1680多亿元;三是原有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产品竞争力低、企业生产经营活力不强等问题,也在进一步显现。集中表现在产成品资金增长明显提高,企业间相互拖欠有所增加。到5月份,产成品资金同比增长在19%以上,企业间应收账款同比增长在18%以上。此外,生产资料的价格同比涨幅依然较大,特别是能源产品的价格,涨幅很大。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