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瞄准一方市场,占领一方市场,在那里生根开花,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滚动发展,是任何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中铁十六局集团的发展蓝图中,素有“东南山国”之称的福建省,成了他们征战公路建筑市场最重要的战略支撑点。他们为何要选择八闽大地——而不是别的地方——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据地”呢?
众所周知,每一个企业在选择它的生存发展空间时,都要充分利用它自身的资源优势,那么,中铁十六局集团在福建的资源优势是什么呢?是感情,或者宿命一点说,是一种缘分。
不知是巧合还是命运使然,中铁十六局集团与福建这块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似乎有着解不开的历史情结。福建不仅是共和国的革命老区,同时也是中铁十六局集团的“革命老区”,无论作为一支功勋卓著的铁道兵部队,还是作为一家享誉全国的大型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不管他们的称谓如何改变,也不管他们身上的服装换成什么颜色,他们的足迹始终没有在这片土地上消逝,他们的身影始终没有离开过那如诗如画的苍山碧水。从建国初期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半个世纪里,该集团不仅先后参与了鹰厦、南福、横南等铁路干线以及漳泉、漳龙等支线铁路的建设,而且还先后参与了位于惠安境内的肖厝港区公路、位于闽清境内的水口水电站库区公路以及泉厦高速公路的建设,此外还承建了其它许多市政及民用工程。这支队伍的足迹,踏遍了福建的万水千山,福建的交通及经济发展史,凝结着他们的智慧、汗水甚至鲜血。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福建是中铁十六局集团的“第二故乡”。他们对这里的山山水水,对这里的人民怀有特殊而又深厚的感情,福建人民也欢迎自己熟悉的这支英雄队伍加入到他们现代化建设的行列中来。
然而,中铁十六局集团的决策者们清楚,感情和缘分是一回事,能否在福建公路市场拼得一席之地又是另外一回事。一个严酷的事实是,市场并不相信这种朴素的感情和缘分,它并不会因为这支队伍为这片土地做出过贡献而违反自己的法则,它的铁律就是:一切用实力说话。该集团征战福建建筑市场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曾经几起几落,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苦和困惑。然而,他们却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的开拓精神,“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步步渐入佳境,走向辉煌。在2000年以来的4年多时间里,该集团先后在福建承揽高速公路工程15项,总投资达23亿元,其工点遍布福建东西南北,呈现出一派星火燎原之势,所占市场份额名列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所属各单位之首,不仅为福建省的公路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还为全集团创造了一个区域滚动发展的成功范例,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善谋局部者,必先谋全局。中铁十六局集团之所以能够在福建公路市场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首先在于有一个高瞻远瞩的区域发展战略,而这个战略又是建立在对国家及福建宏观经济政策的准确把握之上的。“八五”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方兴未艾。据来自国家有关部门的消息,到2010年,我国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五纵七横”将基本建成通车,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将使中国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小”,我国的公路交通将迎来新的网络化时代。在这一波澜壮阔的背景之下,占尽了海上航运之利,同时也尝够了山高路险之苦的福建,紧紧追随时代的步伐,掀起了高速公路建设的热潮。
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福建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前线阵地”,加上整体地形相对复杂,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一直相当滞后,而高速公路建设起步就更晚,直到1994年才开始动工兴建全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福建有着独特的优势,它集港澳台侨等诸多资源于一身,又是我国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两省份之一,经过20多年的努力,对外开放程度已经相当高,但滞后的交通设施却阻碍了该省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对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把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已成为福建人民的迫切愿望。进入21世纪,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始全面提速,将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三纵四横”高速公路主骨架,总投资规模约1340亿元,建成里程总长达到3234公里,全省60%的县、市将通上高速公路,形成各县、市间的“5小时交通经济圈”。从最近几年看,福建每年高速公路投资近百亿元,力争在今后5年内使全省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780公里、在建里程600公里,在“十一五”末使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在2004年建成“4小时交通经济圈”,即从省会福州无论前往哪个地级市,都仅需4小时车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中铁十六局集团再次响应福建人民的召唤,趁势而上,开拓前进,积极参与福建高速公路建筑市场的竞争。
蓬勃发展的福建高速公路建筑市场,吸引着众多实力雄厚的施工企业,一时间群雄逐鹿,狼烟四起。是的,面对这块诱人的“大蛋糕”,谁不摩拳擦掌?谁会袖手旁观?谁不想在这里抢得一席之地,争得更多的份额?由于和福建特殊的历史渊源,近年来中铁十六局集团各子公司均纷纷进入福建高速公路建筑市场,一度形成了各自为战、盲目竞争甚至拼内耗的局面,造成资源浪费和“内伤”。施工中一旦哪个单位出问题,就会一损具损,造成骨牌效应,影响到全集团信誉,最终导致整体失利。鉴于此,该集团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及时成立了福建片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郭品云统一指挥协调福建高速公路建筑市场的开发,使全集团在福建形成了“一盘棋”。具体说来,就是在承揽任务方面,做到听从指挥,服从协调,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子公司利益服从集团公司利益,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在施工中,做到资源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共担风险,共克难关。由于充分发挥了集团优势,整合了企业资源,握紧拳头出击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铁十六局集团在福建高速公路市场可谓是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克强手,屡战屡胜。2000年,他们在福建高速公路市场重新崛起,并取得了开门红,先后中标承建了漳诏高速公路A7合同段、福宁高速公路A15-2合同段和A16合同段;2001年,他们又一举拿下了三福高速公路SA7合同段、FA2合同段、NA5合同段和漳诏高速公路B2合同段;2002年,他们中标漳诏高速公路C2合同段;2003年,他们取得了邵三高速公路PA3合同段MA13合同段和福安高速公路连接线LB合同段的施工权;2004年,他们一发而不可收,仅上半年就接连夺得了漳龙高速公路B2合同段、福州机场高速公路A8合同段、龙长高速公路A4合同段和A14合同段。凭着雄厚的实力,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福建高速公路建设的排头兵、急先锋和主力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竞争胜负的最终因素是实力,这种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所谓硬实力,主要指科技力量、设备状况、施工能力及管理水平;而软实力则是指企业文化,也就是以企业持续发展为目的,以人为中心,以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行为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理念。可以说,中铁十六局集团在福建高速公路市场所取得的成功,既是硬实力的成功,也是软实力的成功。从硬实力方面看,该集团干过上海磁悬浮、乌峭岭隧道、芜湖长江大桥、郑州黄河顶管等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顶尖级的工程,先后3次获国家优质工程奖,6次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6次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两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次获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从软实力方面来看,他们将铁道兵时期“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培育出了“同心创业,永做最好”的企业精神,“顽强拼搏,说到做到,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企业作风和“兑现合同承诺,留下时代精品”的质量方针。
位于三福高速公路FA2合同段的美菰林隧道,全长5600米,系全线的头号重点控制工程,是全国当时在建的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出口段由中铁十六局集团三公司承建。该隧道地形十分险要,地质极为复杂,裂隙、断层、溶洞、暗河纵横交错,涌水量大,工程极为艰巨。三公司项目部在施工中瞄准创鲁班奖的目标,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严管理,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大胆地采用了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预报、钢纤维混凝土拌合、喷射参数控制、微振爆破、围岩监控和精确测量等新技术,探索出涌水分流、集中排泄,弱爆破、短循环的施工方法,使一道道技术和施工难题迎刃而解,创造了单洞月进尺237米的全线最好成绩,不仅使隧道提前两个月建成,而且还实现了零缺陷验交,受到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史上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页。这一宏伟工程施工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铁十六局集团雄厚的实力和风采。
正是凭着这种雄厚了实力,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同江至三亚沿海国道主干线福建段的6个合同段全部按期顺利验交,全部被评为优良工程,并在业主组织的最终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先后有9个项目部或子公司分别被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等有关部门评为高速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先进集体、优秀项目部和甲级信誉单位,集团公司被评为漳诏高速公路建设先进单位;有7项工程被评为福建省优质工程。这支雄师劲旅正以崭新的企业形象,为福建省的高速公路建设事业和经济发展谱写着辉煌的新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