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在政府引导、企业示范、组织实施、技术攻关等方面同步推进,受到了企业好评和社会欢迎。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重大专项工程良好地传承了国家“八五”、“九五”甩图板工程、CIMS工程等专项工程的思路和风格,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已经显示了非常不错的发展势头。在政府引导、企业示范、组织实施、技术攻关等几个方面同步推进,取得了重大进展,受到了企业好评和社会欢迎。
各级政府机构积极采取实际措施,为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程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钢铁、汽车、石化等行业的龙头企业,纷纷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逐渐成为被关注的热点;制造业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渐趋理性、务实;国际制造业信息化厂商逐步看好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加大了在中国的投入力度;国产的制造业信息化软件产业实现了平稳发展,走向了务实经营;制造业信息化咨询服务初露锋芒,特别是第三方咨询发展迅猛。总体上讲,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带动下,成长迅速,初见成效。
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正处于整体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历史关头。俗话说,“气可鼓,不可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要拿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气派,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把制造业信息化推向新的阶段。
至少还要再搞五十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并开始向中后期转型。加入WTO之后,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产业的集中区,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基地。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信息化事业方兴未艾。应当说,信息化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的制造业的发展,必须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制造业大的趋势、大的背景,必须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基于这样一种判断,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提出和实施,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紧跟经济发展的方向、贴近企业发展的需求、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和企业基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五十年后中国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发动机,制造业的全面良性发展,必将推动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前进,再上台阶,使我国能够早日跨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坚定地说,制造业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至少还需要再进行五十年。
可喜的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将制造业信息化列入到议题之中,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是建立在对科技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基本规律的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既是国家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整个社会经济规律所确定的根本需要、必然趋势。
咬定青山不放松
客观地看,国家“十五”期间的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与“八五”、“九五”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具有非常突出的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确立并增强了企业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积极建立各具特色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也实现了自身角色的转化等等。这些重要特征的出现,与“八五”、“九五”相比,不是一种纯粹的过程的延续、不是一种简单的时间上的推进,它反映了制造业信息化的推进已经完全建立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上。如果说“八五”、“九五”还是一种经济体制转型期,那么从“十五”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将逐步实现一种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们要坚持“十五”期间、乃至十几年来初步建立和形成的关于制造业信息化的良好的工作方针、良好的指导原则。
当然,我们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地调整工作重心,不断地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地深入分析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积极提出应对的策略。但是,我们深刻感受到,制造业信息化的工作思路不能变,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不能变,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变,必须持续不断地、一以贯之地、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这项宏伟的事业。
任何事业都是贵在坚持、贵在持久,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浮躁、反对短视、反对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没有持之以恒、没有“八五”、“九五”的基础、没有“十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的努力,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辉煌。所以我们相信,只要继续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迎来中国制造业信息化更加光明的未来。
企业是优劣的基本评判者
制造业信息化,归根到底,它是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诸多工作的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
制造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制造业企业的一项单元系统的应用,也不仅仅是制造业企业的一种生产模式的改变,它已经由简单的软件技术的应用拓展渗透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的方方面面,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根本基础。说到底,在现代经济体制下,办企业就必然要有信息化的手段、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归根结底信息化是企业自己的事情。
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作为一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工程,关键在于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政府要为企业推进信息化指明方向、突出重点、提供服务、营造环境,从政策上、制度上给予充分地支持、全面的帮助,这是在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信息化问题上,政企关系的最好写照。
我们不排除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会有这样、那样的偏颇,会有不同程度的失误。但是,只要是企业需要的、只要是企业满意的、只要是有利于企业良性发展的,我们都应该大胆地做,努力地去做,真心诚意地去做,踏踏实实地去做,真正使企业在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得到指导、得到进步、得到实惠。企业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是我们衡量这项工作的基本标准。
因此,我们必须从不同规模、不同生产方式、不同应用程度的制造业企业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事事想在企业前头,工作做在企业前头,真正把政府引导的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做成一个服务型的工程。
一鼓作气奋战到底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年来的规范发展,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组织推动和技术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央与地方联手、政府与企业互动、攻关与示范并进、专家和中介机构积极参与的良好格局,这样的大好局面确实来之不易。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的有力引导已经真正促进了市场主导模式的形成,形成了企业积极参与、积极响应、积极行动这样一种万马奔腾、齐头并进的大好局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制造业信息化的咨询、培训、监理等服务机构。可以说,在制造业信息化这个宏伟工程的引导下,制造业信息化已经成为科技服务经济最大的平台,成为各个地方推进科技经济结合的最重要的抓手,也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最佳实践。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进一步鼓干劲、鼓勇气、坚定信心,特别是要坚定制造业企业的信心,使它们真正感受到与科技部门合作有奔头、走信息化之路有劲头、实施信息化工程有甜头。
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处于关键的时刻,政府、企业、专家、中介机构以及其他关注、支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目前的形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正处在重要关头。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责任,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这项事业的征程上一鼓作气奋战到底。
2003年7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温总理的讲话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也帮助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我们相信,在政府、制造业企业、专家、中介服务机构和制造业信息化厂商的共同努力、持续努力下,制造业信息化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