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委、市政府召开“昆明市滇池治理、交通整治工作媒体恳谈会”,向中央和省、市媒体介绍了滇池治理的情况、已采取和即将采取的措施。滇池治理工作,是昆明市委、市政府坚决不移的工作目标,昆明将举全市之力,也希望广大市民从身边的事做起,为滇池的保护治理献计出力。
截污工程稳步推进
昆明市明确了各县区长、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为责任区内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目前,沿湖四县区15个乡镇滇池管理所的挂牌工作已全面完成;明确今年2000亩湖滨生态带建设任务;在沿湖4县区15个乡镇全面启动村镇垃圾收集清运系统的建设,新建农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场5座,垃圾收集间70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32辆,年内将完成30%的建设任务,明年全部完成。
在滇池水体保护区内取缔了57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沿湖32家度假村、单位及餐馆的生活污水排放进行严格监管,对直排污水的17家排污单位进行限期整改。目前,已取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5家;建成农村生态卫生旱厕近300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中水处理站27座,在建中水处理站11座;今年,在滇池流域推广平衡施肥26万亩。
工业污染防治见效
从2001年开始至2004年8月,对滇池流域内的681家排污企业发放了排污许可证,完成了428家企业的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安装污水流量计200台、环保监控仪214台,对28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了达标排放再提高工程。滇池流域范围内日废水排放量大于100吨的企业(含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在2005年底以前实现污染源的在线监测。安排环保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项目。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工业企业各类污染物排放低于省环保局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
入湖河道管理有序
昆明市一方面积极筹措实施截污干管建设,对采莲河、盘龙江、大清河、枧槽河、明通河等河道进行截污改造;另一方面,加强对滇池主要入湖河道的管理:建立河道管理目标责任制;积极开展河道清淤疏浚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各县(区)清挖河道54.7公里,清除河道淤泥约13.1万立方米;做好河道日常保洁工作,今年滇池主要入湖河道已配备河道保洁员近500名,打捞和清除河道、河岸垃圾约16.1万吨;加大宣传和执法监管力度,各县(区)在河道两岸竖立河道保护警示牌800多块,行政执法部门立案查处向入湖河道直接或间接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的案件88起,行政罚款13.6万元。
通过不懈努力,近年滇池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浓度稳中有降,已初步遏制住滇池水质继续恶化的势头,滇池综合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明年要建31950个旱厕
全力做好工程截污。尽快启动滇池东岸截污工程,滇池西岸截污整治工程与高海公路建设同步实施;积极推进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落实。加快入湖河道整治,截断入湖河道污染源。在采莲河整治和盘龙江上段截污治污工程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在建的枧槽河整治工程、明通河下段(大清河)截污综合整治工程,力争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启动船房河和乌龙河综合整治工程。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实施第二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工程、节水及污水资源化工程,按片区开展排水管网调查工作,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在一环路外积极实施管网的清污分流,充分发挥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和截污工程的作用和效益,确保对城市生活污染的有效控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截断农业污染源。充分发挥沿湖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滇池管理所的作用,加强对入湖河道及垃圾的责任制管理,计划明年建设旱厕31950个(座),启动农村面源污染控制示范村的建设,巩固取缔滇池水体保护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成果,严格监管沿湖度假村、单位及餐馆的生活污水排放,减少和控制面源污染。
推开湖滨生态带建设
学习借鉴太湖治理经验,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使滇池湖滨生态湿地建设走环境开发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道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在今年完成2000亩湖滨生态带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明年总结经验,全面推开。以“截污、清淤、换水”为主要措施,力争3到5年使草海水变清,把草海打造成昆明的“城市客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