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小流域治理与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促进经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77条小流域共完成治理面积427.82 km2(含封禁治理),建成淤地坝33座,小型拦蓄工程2118座,并总结出许多新的经验。
--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益
在重点小流域建设中,各建设单位把质量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以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制约为突破口,全面推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如陕西省延安市水务局制定的项目年度实施方案,对每个项目、每一个施工点,都保证配足技术力量和负责人,实行工程质量承包制,把工程质量的好坏与个人工资、奖金挂钓,分月、季、年三次兑现。子长县水利局主管局长和水保队长在任家寺流域综合治理期间,常驻施工工地,对地块布设,地面平整,地塄、生产道路、沟边埂的建设等每个环节一抓到底,精心组织施工,严把质量关,确保将各项措施建成精品工程、富民工程。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加快流域治理步伐,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计划任务的顺利完成,各县在项目建设中积极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不断研究探索新形势下水土保持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如甘肃省临洮县在梯田建设中,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了宁夏机修服务公司和临洮县机修队为施工单位,年内高质量地完成机修梯田227 hm2。静宁县在资金管理上,借鉴世行贷款项目的成功经验,实行先干后补、验收合格后付款的办法,并严格补助标准,使项目投资发挥了最大效益。
--推广科学技术,提高治理水平
各地在流域治理当中都能借鉴过去的成功经验,把先进的治理模式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当地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科学技术,不断增加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提高治理水平,培育流域新经济增长点。如甘肃省定西市余家岔小流域为确保造林成活率,在大力推广"先季整地、隔季造林"经验的同时,还应用根宝、 ATP生根粉和泥浆蘸根、截杆埋根、泡根栽植、带土球栽植、地膜栽植等抗旱造林技术,提高苗木成活率。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在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引进推广种植大果沙棘、桃、仁用杏、紫花苜蓿等优质经济林、草,大力发展林草产业,走以林草促养畜,以养畜促林草的产业发展之路。
--突出本地特色,促进经济发展
各地在流域治理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甘肃省庄浪县双堡子沟流域坚持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一是围绕坝库配套建成了小型提灌工程、人饮工程、道路等流域基础设施,为全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造了先决条件。二是充分发挥梯田资源优势,对梯田进行深层次开发,大力发展以洋芋、果品、草畜为主的特色产业,目前流域内已发展优质果园40hm2,经济林172hm2,人工种草405.5hm2,庭院、田间配套集雨水窖700多眼,推广农业、林业、水保、水利、农机等实用技术8项,2004年流域内人均产粮达到420kg,人均纯收入达到1330元。
--加强管护工作,巩固治理成果
各县在抓好重点小流域项目治理的同时,均把管护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如甘肃省崇信县出台了《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项目区林草管护的通告》、《封山禁牧通告》,制定了7个管护制度和管理办法,确定了4名专职管护人员,使治理成果的管护工作落到了实处。宁夏固原市饮马河小流域实行部门专业管护和群众管护相结合,成立了古雁岭生态园管护站,同时流域所在各村也都确定了专职管护员,划区管护,结合全面实行封山禁牧,有效地减少了毁坏植被和滥牧现象的发生。
--争取多方投资,加快治理步伐
为解决项目治理经费短缺的问题,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制定和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流域治理;另一方面加强了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注重进行相关项目的整合与配套。如山西省乡宁县在项目的实施中,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集资办法,将扶贫资金58万元安排在项目区,流域所在各村委不但从果园承包费中筹集资金32万元,还实行预交承包费的村民可优先承包新修水平梯田,并优惠10%承包费的政策,既调动了群众筹集资金(30万元)的积极性,又解决了项目建设资金的短缺问题,为流域治理提供了资金保证。陕西省安塞县水利局把闫岔小流域承包给个体户史运进行治理,史运个人出资30多万元,修农田34 hm2,育苗80万株,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