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世界上最大的通用发动机生产商,到2008年实现500亿元的销售收入。”1月底,潍柴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谭旭接受采访时透露。
而此前刚刚公布的数字显示,潍柴在2005年的销售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内燃机行业首个过百亿的企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曾经表示,从国际上看,独立的柴油发动机企业越来越少,当前仅剩下康明斯一家了。而康明斯能够存活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与东风的合作,相当于有了一家整车企业。相应地,奔驰、沃尔沃等重卡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专用配套发动机生产厂,既不对外供应也不从外面采购发动机。而谭旭光则认为,潍柴要做的就是要打破这种宿命,成为一家大马力的通用发动机生产商,为众家重型汽车、工程机械和客车厂提供动力协作。 根据记者了解,潍柴刚刚在潍坊高新技术开发区上马了一条新的生产线,今年一季度即可投产,一期产能5万台,另外,潍柴收购杭州汽车发动机厂的工作也到了最后阶段。谭旭光告诉记者,潍柴2005年的产能将可达到25万台左右,为实现200亿元的产值奠定了基础。
未雨绸缪
看起来,潍柴目前在大功率发动机市场上的霸主地位十分稳定。在国内15吨及以上重型汽车和5吨装载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73%和75%以上,6160、170中速柴油机则占据业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竞争对手正在悄悄地发力。国内,一汽锡柴在一汽集团的支持下投入巨资开发出奥威发动机,东风有日产雷诺11升发动机和康明斯的C300系列产品,上柴则与日野合资开始涉足11升发动机,玉柴达欧Ⅲ标准的YC6113系列重型发动机也新近投放市场;国外巨头亦不甘示弱,欧洲三大重型卡车品牌沃尔沃、奔驰、雷诺先后与国内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沃尔沃与中国重汽、一汽合作成立的发动机生产企业正在选址,戴-克也准备将发动机项目引进中国,并“将奔驰重型发动机考虑用在福田品牌的重卡上”。其中沃尔沃的合作伙伴中国重汽和奔驰和搭档福田都是潍柴的主要客户。
对于这些强大的对手,谭旭光似乎并不放在心上,“外资的发动机厂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够起来,建立服务网络也得三五年。而且,同样是欧Ⅲ的机器,潍柴在现有平台上开发的产品,国内的对手根本无法和潍柴竞争”。
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跑优势,谭旭光开始为潍柴引进“外脑”,和奥地利AVL公司联合建立了“潍柴-AVL欧洲研发中心”,潍柴常年有20多位工程师在此工作,站在了世界内燃机技术的前沿。
潍柴早就品尝到了注重技术的甜头。“现在,潍柴每年开发的新产品有30多种,新产品产值已经占到企业工业总产值的43%。”说这话时,谭旭光很自豪。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理事长倪宏杰说,“现在国内的大功率发动机没有一台是进口的”,占有绝对市场份额的潍柴功不可没。
玩转产权魔方
5年之前的潍柴,截止到谭旭光上任潍柴厂厂长的1998年6月19日,企业欠息、欠费、欠税达3亿元,负债率高达98%,账面亏损8000多万元,实际亏损3亿元,职工已经有6个月没有领到工资。而2004年,潍坊连续四年实现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翻番,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完成利税14亿元,实现利润8亿元,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成为全国内燃机行业第一个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元的大型企业。
在谭旭光看来,让潍柴重新焕发活力的最根本因素是成功的企业产权改革。2003年2月,谭旭光对潍柴进行彻底改革。谭制定的改革思路是“三三制”:1/3的原企业资产和职工随斯太尔主营业务进入股份公司,按照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运作,追求做大做强,带动存续部分和分离改制单位发展;1/3的原企业中速机经营业务和职工留在存续部分,形成以中速机和铸锻件产品为主要业务的中速机生产基地;剩余的1/3主要是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厂,分离改制成为与股份公司和存续部分以产品配套为纽带的完全独立的法人实体,全部向民营化改制。一些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单位,如职工子弟学校等,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出去。 在成立潍柴动力的过程中,谭旭光再次转动产权魔方,在引进策略股东方面做足了文章:从下一步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引入了德国IVM公司、新西兰培新集团的投资,这两家公司在柴油机和气体发动机等新技术应用领域具有独到之处,可以为潍柴技术创新与提供提升支持;从稳固市场、拓展营销的角度,潍柴引入了国内装载机行业的前两名———广西柳工与上海龙工,而这两家公司都是潍柴的超级客户,实现了市场合作与资本合作的完美结合;着眼于今后的资本运作,潍柴还引入了深圳创新投资集团等专业投资公司等新股东,以借助他们的经验和能力;为更好地调动高管人员的积极性,潍柴选择了24名高管人员成为发起人股东。
潍柴动力果然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在去年3月份香港主板IPO时,发行价虽高达10.5港元,仍然获得了600倍的超额。而现在,股价最高曾达23.3港元,相比IPO发行价,增幅已达122%,成为香港资本市场成长性最好的股票之一,赢得了香港新股王的美誉。世界知名的美国摩根大通、美国富达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法国东方惠理基金、德国德盛安联基金、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著名基金,都持有潍柴动力的股票。
扩张路径
“100亿之后做什么?”面对记者的提问,谭旭光的回答非常干脆,“继续做大做强。”
谭旭光透露,潍柴动力除了在主力产品规模上继续扩大以外,还准备进入发动机配件生产领域。“目前正在可行性调研,一旦有合适的机会,我们可能会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涉足一些附加值较高的零部件生产领域。”记者注意到,在近日中国本土最成熟的ABS制造商科密制动举行的一次合作签约活动上,潍柴动力的代表赫然在列。
按照谭旭光的想法,潍柴动力的未来目标应该是成为一家通用发动机供应商,为重型汽车、豪华客车、工程机械、船用、发电等行业提供大功率动力配套,打破国外独立发动机厂商难以成为大器的宿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一位专家认为,虽然现在中国重汽依然是潍柴动力的最终控制人,但只拥有25%左右的股份。而且,潍柴去年一年就产销斯太尔发动机15.5万台,而卖给中国重汽的只有4万台左右,不会出现绝对依赖。况且,由于重卡市场需求扩容速度非常之快,使得各个整车企业纷纷抓住机遇上规模,扩大销售占市场。原来一些本不生产重型汽车的厂家也以极大的热情快速进入重型汽车领域,如北汽福田、春兰、庆铃、江淮、上汽集团等纷纷加盟,中国重汽这个客户的重要程度在潍柴那里还要不断下降。
“另外,我们还在积极进入大功率豪华客车发动机市场。”谭旭光说,目前,10升以上发动机是客车市场的急需品种,潍柴的斯太尔正好可以满足市场要求。据透露,在300马力以上大型豪华客车发动机领域,公司制定的发展战略是,计划在3年内占领国内大型客车发动机市场50%的份额。现在,郑州宇通、苏州金龙等高档大客车上已经开始装配潍柴的斯太尔发动机。
谭旭光最后说,潍柴运用资本手段进行扩张是肯定的,但暂时还没有进入终端产品的打算,因为重卡、工程机械、客车等产品的主流制造商同时也是潍柴的核心客户,潍柴不会和它们形成竞争。但记者得到的消息是,潍柴高层正在进行一项调研,考察大功率农业装备机械产品的市场前景。一个相关的信息是,新年刚过,天津拖拉机制造公司总经理温辉一行7人就来到潍柴访问,“就下一步扩大合作达成共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市场能够看到“潍柴牌”的大型拖拉机、收割机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