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一个旧哲学名词,在柏拉图哲学中,“观念”通常被译为理念。在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观念指理性领域内的概念,也译作理念。可见,理念就是指理性的概念是来自于社会实践并超越于经验的高度概括。企业理念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积累和总结的经验及超越这些经验而高度概括的精髓。每个企业都会在自己的生存、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思考、总结、再实践的认知循环过程,逐步形成自己的经营观念并指导企业不断深入地发展壮大。
改革初期,我国的一些商家就从国外引进了“客户就是上帝”的经商理念。在当时对我国的计划经济,尤其对人们的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的日益丰富使客户对产品从质量到外观包装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客户对不满意的商品不愿买,买了不满意的商品要求退货,这也是“客户就是上帝”这个理念得以延续二十多年的基础和前提。换言之,“客户就是上帝”这种理念,只有在买方市场即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才能够延续至今,而在卖方市场即计划经济时代,在物质极其贫乏的情况下是无法出现的。
“客户就是上帝”的理念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在人们观念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其可操作性而言却是无法实施的.因为上帝是虚幻而不可接触的.而客户是具体的人,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所以,从实际出发,把客户比作企业的衣食父母更为恰当。企业向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而客户为企业提供金钱使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壮大。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更为妥当的企业理念是“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企业经商理念。
既然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那么要满足客户的需要、要留住客户,企业就要研究客户的需求,就要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和客户重要程度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只有理智地对客户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措施,达到知己知彼、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客户真正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因此“客户就是上帝”和“客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是企业的经营理念。
“做强做优”是我们公司的主战略“一个企业不仅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且必须同客户一起创造新的需求”。应该说,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不同的客户对产品的需求也总是不尽相同的;但这并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追求的是能让客户满意,而且要同客户一起创造新的需求。
客户的需求一般是以合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同时也必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要参加国家重点项目或要参加某项高速公路建设,就需要提出规模、设备配套程度、安装工程量、建设周期等等,这些都将影响到上海山宝制造设备的投资额。客户在合同中提出的要求也会受到时间和当时的设备水平、个人经验以及资金的限制。这种客观存在的限制正反映出客户需求的阶段性和有限性。优秀的企业能够通过努力满足客户暂时的、有限的需求,然而随着合同的执行的结束和时间的推移,客户在产品使用时会发现产品的缺陷和不满意之处并产生新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客户的需求是永久的、无限的,所以企业满足客户的要求也应该是无限的。企业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考虑客户的新需求、考虑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本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企业在生产原有产品时也会发现产品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完善以适应市场需求。于是,企业和客户就有了新的共同需求,尽管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在认知时间上一般不会在同一起跑线上,但迟早会达成共识。此外,客户的需求是通过具体的个人来实现的,比如客户的高层领导、部门经理、物资采购人员、技术人员等,正确接待好客户的工作人员就是接待好客户、就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开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杰出的优秀企业必须主动走向客户,与客户一起创造新的需求;一个杰出的优秀企业必须具备预见性和前瞻性并快速改变自己的产品以向客户提供更好、更先进的产品;一个杰出的优秀企业必须主动、真诚、热情地接待好每个客户及其代表。
建立企业理念是企业自身发展的总结和继续发展的需要。宣传企业理念是为了同客户达成共识,与客户共同创造新的需求。贯彻企业理念是为了统一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意志、形成一种共识并通过企业全体员工在各自岗位上良好的具体行动、展现出企业努力合作、精益求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因为客户是通过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行为来观察和判断一个企业的优劣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