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路面起重机的来世今生 全路面起重机的发展一直被业界称为奇迹:在德国的哥德瓦尔德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全路面起重机之后,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有多家企业相继有自己的新产品投放市场,并提出了全路面"AT"这个新概念。但当时的全路面起重机由于价格过高等原因,还只是汽车起重机行业中的贵族,直到1978年产品逐步发展成熟时,其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也仅有10%。但到1988年,由于其高技术、高性能和多用途等优点越来越被用户认可,这只白天鹅终于没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涩,以当时在欧洲市场60%和90年代中期以后突破80%的市场占有率,直飞用户家中,成为备受欧洲用户欢迎的主流产品。
全路面起重机当年在欧洲市场迅速成为主流产品,除拥有技术、性能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欧洲起重机行业租赁业务发展较快,许多租赁商特别喜爱这种多用途、在各种道路及恶劣作业场地行驶通过能力强的产品,这直接推动了全路面起重机的高速发展。 八方英豪逐鹿全路面 全路面起重机综合了汽车起重机快速转移和越野轮胎式起重机能越野和负载行驶等主要特点,这种合二为一的产品与普通类型的汽车起重机相比具有如下优势:更加优越的起重性能,越野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形尺寸小,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底盘悬挂方式为油气悬挂,减震效果明显,能根据路面高低不平,自动调平车架,使爬坡能力更强;全轮转向,全桥驱动,转弯半径小,可蟹形行走,使用范围更广;并可根据需要升高或降低车架高度,以提高行驶性能和通过能力;支腿跨距大,作业稳定性好;可以不受前方区域的限制,360度全方位作业等等。 全路面起重机具有的这些技术优势,使很多业界人士都认为,它代表着全球汽车起重机的未来,这也使得几乎所有著名制造商都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近些年来,利勃海尔公司作为第一家放弃传统汽车起重机生产,而全心研制全路面起重机的企业,已经研制出多桥大吨位的全路面起重机,其汽车起重机也主要为全路面产品。虽然日本、北美市场由于开发起步晚、用户观念等原因,直至目前全路面起重机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如日本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日本2002年共销售汽车起重机1343台,其中越野轮胎起重机为1051台,所占比例近80%,但美、日公司对全路面起重机也同样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不遗余力地全心研制。美国企业开发的全路面起重机在国内销售不太景气的情况下,纷纷把拓展重点转向了欧洲市场,并实现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如格鲁夫、戴摩根、佛恩等企业近年来在德国市场的份额正在逐年扩大。 国产全路面高起点起步 我国全路面起重机的研制起步较晚,但开发的进展很快。2002年,徐重推出国内首台25吨全路面起重机,改写了中国不能制造全路面起重机的历史。至今,徐重已将全路面起重机发展至200吨级。2004年,在上海宝马展上,徐重展出了130吨、160吨、200吨的系列全路面产品,代表了国产全路面技术的极大飞跃,让利勃海尔、马尼托瓦克等外国巨头备感震惊。 同时,由于徐重技术人员在研发过程中,攻克并采用了计算机集成控制、椭圆形截面臂架结构、分功率调节和极限负载调节等多项国际先进技术,使得中国汽车起重机在技术发展上开始与国际同行站在同一平台上,共同推动全球汽车起重机的技术进步。 用户需求个性化 我国工程机械租赁业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但发展非常迅速,如一项调查表明,仅徐州地区目前主营或兼营工程机械租赁业务的就有80多家,年出租4500多台(次),其中汽车起重机租赁是其一项重要业务。同时,个体、私营业主已经成为国内汽车起重机购买的主要群体,所占比例近80%,特别是在江浙等沿海地区,个体购车的比例已高达95%。租赁商和个体、私营业主作为特殊的购买群体,这些用户与当年欧洲的用户一样会非常关注高技术、高性能、多用途的全路面起重机。虽然一台全路面起重机的价格一般要比同种吨位的普通汽车起重机高出一倍,但这些用户在完成充分的资本、资金积累之后,在新一轮的投资扩张中,更加优越的全路面起重机必将吸引住他们精挑细选的眼球。 不仅如此,在我国西部市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西电东送、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重大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2002年以来西部市场的工程机械销量同比增长了50%以上。但西部多为高原、山地和半沙漠化地区,用户对移动式起重机适应恶劣环境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预言具有铮铮铁骨的全路面起重机在西部市场必将大有所为。另外,我国军用市场虽然份额不大,但用户对工作能力高、越野能力强的移动式起重机的需求也日益迫切,这些都为全路面起重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