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项目等死,上项目找死。”这是产业界流传挺广的一句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一些企业技术创新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一旦靠借钱买来的技术过时,企业就失去了赚钱的能力,形成高负债经营的局面。
因此,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厦门的传统制造业来说,尤其如此。
厦工:市场“逼”出创新
在众多的工程机械产品中,大部分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目前已经被外资或者中外合资企业所占领,只有装载机系列,国产品牌依然占主导地位,而厦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龙头。
“国外装载机的价格是我们产品的2.5倍,而性能和质量并没有超过我们,因此,我们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销量占全国的20%,居全国第一。”
厦工股份总经理助理贡凯军告诉我们,厦工的技术创新完全是被市场“逼”出来的。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市场需要大量的装载机。于是,借助厦工的品牌优势,一批配套厂拔地而起,使得厦工在没有增加很多投资的情况下,在岛内狭小的空间里保持了较大的生产量。不过,由于图纸的不保密,也催生了周边一带20余家装载机厂的投产。1992年初,随着市场需求的减少,这些配套厂开始与厦工“火拼”——厦工的装载机30多万元一台,而一些装配厂仅卖20多万元一台。
“如果产品不更新换代,我们就无法在竞争中生存。”贡凯军介绍说,1996年,厦工成立了技术中心,把技术部门的400多名技术人员集中到一起,还成立了三个研究所,不仅及时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人力物力资源的整合,进行面向3年-5年后的产品研发。
“如今,我们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在液压系统,在传动系统,特别是在整机技术方面,我们都已经申报了多项专利技术。现在,技术中心已经成为国家级技术中心。“从1998年开始,厦工每年都开发出一个新产品并快速推向市场,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老产品则适当降价,与配套厂竞争。” 贡凯军说。
实践证明,技术创新不仅仅创造了厦工股份高水平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创造了厦工品牌的市场价值,为企业的未来找到了一个出口。
小金龙:仅仅变脸还不够
“目前,国内客车生产水平还属于‘变脸’阶段——到国外车展参观,拍照,然后把外观稍微改变一下。由于深层次开发不够,自然会造成产品的性能与外国产品的差异很大。”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张总工程师告诉我们,因为客车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国内超过50%的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金龙旅行车去年的销售额尽管高达31亿元,居全国第二,是几家赢利企业之一,可是也只有5000多万元的利润。
“我们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张总工程师交给我们一份《2005年申请专利目录》,只见上面列有12项专利名称,其中有2项实用专利和10项外观专利。“今后我们要结合市场需求,申报更多的专利。”
张总工程师介绍说,目前公司在对客车结构包括底盘进行可靠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了全承载结构技术。这种技术科技含量高,只有小部分厂家掌握,其最大特点就是安全性能好,在碰车、翻车时可以对乘客进行保护。“我们将继续增强研发能力,目前正在申报省级技术中心。”
张总工程师介绍说,前几天,公司已经签订合同,请意大利公司帮助设计车身。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想取得一款最豪华的客车车身,另一方面,是想让设计人员跟班学习设计的标准和程序,这样,通过一个项目就培养了一批设计人员。他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我们仅仅是买车型,那么,主动权永远掌握在别人手中,一旦过时,只好再买,可是,再好的车型也难免会过时。如果我们学会了关键技术,就可以自行设计,不再受制于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