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北京国谊宾馆,两位白发老者的讲话让台下200多名听众情绪高涨。在当天的“2005中国机械——钢铁产业链发展论坛”上,吴溪淳的讲话引来台下众多机械企业鼓掌,也让钢铁企业为之一“震”。
吴溪淳表示,目前中国钢铁业产能已经超过3亿吨,在如此庞大的生产量下,必须有相当一部分产品选择出口,预计今年就将超过2000万吨,这必将引起主要出口市场(同时也是主要产钢国的韩国、美国、欧盟)的强烈反映,“如果通过增加机电产品出口来带动钢铁产品的销售,情况就将好很多。” 一边是刚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位置上退下来、现为协会顾问的吴溪淳,另一边则是中国机械联合会的副会长蔡惟慈,“合作”成为这两位行业内重量级人物发言的关键词,也赢得了台下众多钢铁企业代表和机械企业代表的广泛认可。可以看得出,国内钢铁——机械产业链正加快整合步伐。 在吴溪淳看来,说“是房地产业这几年的火爆发展刺激了钢铁业的发展”其实并不准确,“单纯的盖房子只占到钢铁市场的20%,就是算上房子里面的空调、彩电、不锈钢水池,能消耗的全部钢铁差不多也就占到市场总量的40%。钢铁用户真正有潜力可挖的是装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有潜力,不仅仅是国内有需求,而且还有巨大的出口潜力。从去年和今年前几个月的数据看,机械产品出口的增速明显高于进口增速。”他提出了“钢铁业要确立依靠发展国内装备制造业来扩大钢铁市场的思想。” 在蔡惟慈看来,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国内机械工业万元产值钢材平均耗用量已经由1982年的0.93吨大幅下降至2003年的0.14吨,而机械行业今后的发展也将更多地依靠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使得钢材的万元产值单耗水平继续下降。但未来十几年,机械工业的稳定发展仍将增大对钢材产品的需求总量。 不过,与需求总量的增加相比,机械工业的发展对钢材品种及性能的要求更为紧迫。据了解,目前国内机械企业最为急需的就是发电设备用管板材、汽车用钢板、取向冷轧矽钢片、模具用钢材、锻造用钢材、轴承用钢材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钢材品种,而这些产品国内钢铁企业只有极少一部分产量甚至没有。 作为钢铁方面的代表,吴溪淳强烈建议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应当与机械制造方面的大客户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新产品,甚至应该有自己的钢铁产品科研人员进驻机械企业,与其共同在生产线上搞新品开发。“钢铁企业应该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和机械领域的用户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现在钢铁价格有所下降,正是和用户建立联盟的最好时机。” 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蔡惟慈,他提出钢铁企业应当加快短缺品种的开发和生产能力建设,为机械工业发展提供支撑。他建议,钢铁厂应当对短缺钢铁品种增加定点直供比重、减少中间环节、缓解涨价势头。 事实上,中国钢铁业和机械业的产业链联合已经开始进行。宝钢和鞍钢已经先后和长春一汽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东风汽车公司近日也与攀枝花钢铁公司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以说国内汽车领域和钢铁领域之间规模最大、层次最深的合作关系已经建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