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央视《绝对挑战》栏目举办了一场“大学生就业研讨会”,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及解决办法。其中,三一重工“提前进入招聘程序”的人才招聘模式受到专家的推崇。
每年暑期,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走入社会,而“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尤其是今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58万人,增幅达20.71%。况且,和他们一起求职的还有70万去年毕业的大学生。 专家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就业难,有学生自身、大学教育、宏观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但是面对现实,企业面对富余的大学生人力资源,依然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副主任王亚非,是中国大学商学院最早的一批就业辅导老师之一,在央视《绝对挑战》栏目举办的“大学生就业研讨会”上说:“大学生就业难,中国大学培养大学生的思路与企业用人的标准的脱轨难辞其咎。” 《绝对挑战》栏目制片人詹未说:“既然是人才供应方的高校和人才需求方的企业之间的脱节,那就要想办法连上这缺失的一环。”她认为,在这方面,三一重工提前进入高校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做法值得借鉴。 王亚非老师是三一重工校园招聘活动的亲历者之一。她还记得:几年前三一重工就开始每年来北大进行校园招聘。当时北大的学生对这家企业并不太看重,应聘的学生并不踊跃,场面比不上外企招聘会那么热闹。 “几年后的今天,三一重工已经发展成年销售额50亿元人民币的知名企业。而当初招聘的那些大学生,很多已经成长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骨干。现今的北大学生,要进三一重工已经不容易了。”王亚非说。 由于经营的是工程机械产品,三一招聘应届大学生,一大类集中在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第二类则是技术工人。” 为克服高校教育的滞后性,三一重工选择了“提前进入招聘程序”,采取与职业学院联合招生的模式,由职业学院委托培养大专生。从2002年始,三一先后与湖南省内11所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员工,为企校间″零距离就业″开创了一条道路。 同时,三一的人才招聘还渗透到各院校。每年高考成绩公布以后,三一重工的人力资源经理就会忙碌起来,参加到各院校的生源面试中。经过面试认可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受到公司的考察,考察合格的大学生在完成课程后将进入三一集团工作。 此外,三一在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三一还为学校提供教学仪器和产品,让大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情况。 通过这些有效的方法,三一直接参与到人才生产的上游链条。此举既尽到了社会责任,又为公司赢得了人才争夺战的头阵,储备了人才梯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