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乡姜家湖蓄洪区的最后一批居民正忙着搬迁,他们将搬到大坝保护下的新家。从此,这个蓄洪区和曾居住在这里的人将彻底告别“行洪就炸坝,蓄洪必搬迁”的生活。
这是因为到今年底总投资22.67亿元的淮河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将全面完工,比计划提前一年发挥效益。
作为治淮19项骨干工程之一,临淮岗工程是迄今淮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整个淮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工程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建成后对完善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9月22日,记者一行来到霍邱县临淮岗乡的一处人造景点,登上海拔相对较高的一座小山向西北方眺望:船闸、深孔闸、浅孔闸、主坝、北副坝自南向北依次组成一条“长龙”,横亘在烟波浩渺的淮河干流上,显得极为壮观。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这曾是千百年来淮河儿女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但是,黄河多次“溃决夺淮”,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口,淮河也就变得桀骜不驯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流域平均10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洪水。2003年淮河大水给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60亿元。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2年因经济困难而停建,停建时已完成了10孔深孔闸、49孔浅孔闸、500吨级船闸及部分主副坝和上下游引河工程。由于未形成整体规模,根本无法发挥效益,它便成了“晒太阳”工程。
直到1998年,国务院批准工程项目建议书,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成为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工程。2001年12月2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开工。2003年11月23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前一年实现了淮河截流的目标。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将淮河干流中游正阳关以下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有淮河上的“小浪底”和淮河上的“三峡”之称。 工程建设局计划科的同志算了一笔账:工程建成前,当淮河上游发生超标准洪水时,淮北大堤保护区内1000万亩耕地、600多万人口、淮南煤矿、平圩电厂、京沪铁路,以及淮南、蚌埠等城市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工程建成后,遇到淮河发生百年一遇洪水时,一次性防洪减灾效益为306亿元。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建设,是几代治淮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标志着淮河治理又有了重大进展。
目前,一条连接霍邱县城至临淮岗工程的主干道正在加快建设。在施工现场,霍邱县临淮岗乡负责人刘维智接受了采访。他在姜家湖蓄洪区工作了13年,期间经历了4次大水,工作精力基本上都放在防汛方面。他说:“以前一来水,这里的老老少少都要上堤防汛。今年汛期,由于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的兴建,使得姜家湖蓄洪区完全在临淮岗大坝的保护之下,乡里只派了30多人巡堤。”如今,这里的干部有精力开始考虑发展大事了。“这么大的工程会引来很多人参观,把路修通,不仅方便人来人往,而且物流也加快了,这里将来要建设一个卫星城。”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