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轴承:到了该大力搞品牌建设的时候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5-11-29 08:32   来源:金蜘蛛轴承网

“我们中国轴承行业到了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了该大力提倡品牌的时候了。”这是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理事长张趫凡在最近召开的中国轴承工业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发出的中肯之语。而选择在首批轴承产品中国名牌

“我们中国轴承行业到了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了该大力提倡品牌的时候了。”这是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理事长张趫凡在最近召开的中国轴承工业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发出的中肯之语。而选择在首批轴承产品中国名牌即将出炉的前夕召开,使该会更具有了一些特别意义,包括哈、瓦、洛三大家以及万向、人本、天马、福建龙溪、重庆长江等在内的中国重点轴承企业齐聚,亦使此次会议显得分量不轻。


继续质量技术进步

在充分肯定了中国轴承行业近年所取得的成绩后,张趫凡毫不掩饰地指明了当前中国轴承行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及主要问题,张趫凡认为,正是这些问题让中国轴承行业的质量技术进步和名牌战略推进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相对于产能的迅猛发展,轴承行业的技术进步相对较慢。张趫凡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我国轴承产品的产量及销售收入不仅提前两年完成了“十五”规划的目标,而且2004年更分别达到了49.3亿套和446亿元,增长幅度是近年最高的,分别为28%和22.5%。而从技术角度看,虽然也有长足进步,如据初步统计,我国现在已有66600多种规格的轴承品种,军用轴承、航空航天轴承能100%立足国内;主要企业已经拥有了200多条轴承自动生产线,其中90%是国内自主研发的;通过中国轴协组织的两次大的技术攻关活动,我国一些企业的部分深沟球轴承在无异音、低噪声指标上已达到国外著名公司同类产品的水平。“但要在今年完成‘十五’规划的一些技术指标,任务仍十分艰巨,弄不好还可能留尾巴、拖后腿”。尤其是轴承的寿命和可靠性还满足不了主机发展的需要,导致进口轴承这两年无论在数量,还是用汇上都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我国轴承进出口出现了逆差,虽然2004年重又恢复顺差,但出口11.4亿美元,进口11.25亿美元,基本为1∶1的关系,而且进口的都是高档、关键的轴承产品,出口的则是大宗、小规格、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因此,逆差今后随时有可能再度出现。其根本原因就是我国轴承行业自主开发能力差,技术进步慢,研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技术创新相对滞后。

其次,摊子铺得大,规模效益较低。张趫凡认为,中国虽已是世界轴承生产大国,经济总量排在日本、瑞典、德国之后,但中国轴承行业的经济总量是由1000多家轴承企业承担的。全球八大轴承企业中最大的SKF公司的年销售额为45亿~50亿美元,仅此一家就超过了我国去年所有内资企业392亿元(合40多亿美元)人民币的销售总量,八大企业中最小的公司单轴承这块的年销售额也在5亿美元以上,超过了我国最大的轴承企业瓦轴的年销售收入;全球八大轴承公司集中在美、日、德、瑞4个国家,他们的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的75%~80%,而我们1000多家企业的经济总量只占全球的12%左右。用张趫凡的话来说,“人家是集中度高,我们是分散度高。这样具体到单个企业,我们是既不大也不强。”张趫凡强调,正是单兵作战制约了我们竞争能力的提升,抗风险能力也不强。

而既不强也不大的中国轴承企业所面临的形势也并不乐观。随着八大公司中最后一家2004年在上海和广州布点建厂,全球八大轴承公司已全部在中国安营扎寨,他们都看中了中国这块巨大的轴承市场蛋糕,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力图控制我国轴承行业生产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企业。如果我们再不迎头赶上,与他们正面竞争,那么国内轴承市场就有被他们瓜分殆尽的危险,张趫凡认为这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面前的现状。

张趫凡认为,中国轴承行业前面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从产能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迅速转变,这是必由之路。而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大行业质量技术进步工作的力度,大力推进名牌战略。

中国轴协已提出争取用3到4个“五年计划”,即15~20年时间,加快向轴承强国迈进的步伐。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在稳定产能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行业的质量技术进步,改变我们在技术研发上所处的两个落后状态,一个是跟在外国产品后面的拷贝、复制型状态,一个是滞后于主机发展的状态。尤其围绕产品的精度、性能、寿命、可靠性等指标,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大研发,同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重。另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那就是集群化发展之路,主动联合,共同攻关,争取到2010年行业里有10~20家企业的产品能够首先达到国际水平。

与此次中国轴承工业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成立大会同时召开的还有轴承行业质量跨标杆标准条例研讨会,张趫凡表示,目的就是想借此推动全行业的质量技术进步工作。

品牌建设过程最重要

谈及中国轴承名牌的战略推进,张趫凡则指出,世界八大公司的发展大都经历了产能扩张—技术扩张—品牌扩张这3个阶段。当前,他们都已处于品牌扩张阶段,我们目前则还处于产能扩张阶段,缺乏品牌效应。我们很多企业在为外国公司贴牌生产,人家赚得远远比我们的加工费要高得多,这就是品牌的威力,品牌的效益。

中国名牌已经搞了5个年头了,轴承产品则刚刚进入目录,今年将诞生首批中国轴承名牌。张趫凡特别强调,作为名牌推进战略,争创名牌的过程更为重要,名牌是创出来的,首先要被市场认同,被用户认同。企业要注重练内功,平时要注重质量的提升,技术创新。有了发明创造,有了自主产权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自然就提高了,也就是为创名牌在添砖加瓦,功到自然成。此外,他还提到,“贴牌”生产如果作为企业发展的过渡无可厚非,但绝不是创名牌企业的最终目的,绝不能满足于给别人“贴牌”,而要创出自己的牌子。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