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头:不接受涨价 三大矿主:有涨价空间
当上一财年铁矿石价格大涨71.5%的谈判结果在产业链中余波未平的时候,2006财年的合同价格谈判作为一个全球“聚焦度极高”的财经事件“烽烟再起”。“叫阵”双方互不相让。钢铁巨头们“坚定态度”地一致表明:不接受涨价;而三大矿业巨头却“认定”矿石市场需求旺盛,存在涨价空间。
据记者收集到的各方信息,目前谈判已进入初期阶段,实质性的讨价还价尚未完全展开。但“战前的叫阵”已充分反映出谈判双方各自的谋划和打算。由于此次谈判是在中国以钢铁业为代表的一些基础产业出现明显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滑的情况下展开的,因此受到了业内外更为广泛的关注。谈判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整个产业链结构的调整,也就是能否摆脱可能出现的“起端成本压力与终端市场压力并存”的不利格局。相关人士同时表示,此番矿价谈判还可视作是世界对“中国因素”及“中国需求”的影响力重作估价的一个机会。
似乎是偶然间给了全球钢铁巨头“共同表态”一个时机,在不久前举行的上海宝钢新日铁汽车板公司正式投产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为投资方的中国宝钢、日本新日铁和欧洲阿塞洛公司的老总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宝钢总经理徐乐江表示,虽然宝钢只是中国钢厂与世界矿业巨头谈判的代表,并非唯一的决策者,但宝钢完全赞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经作出的表态。中钢协的态度是,“2006年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价格应向合理价位回归,价格应向下调整”。
日本新日铁公司总经理三村明夫在被记者问到日本钢厂是否会在矿业巨头涨价要求面前松动立场时说:“日本新日铁绝不会接受涨价。”他看了一眼坐在边上的徐乐江后说,“任何有关新日铁会接受涨价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此外阿塞洛公司总裁也表示不认同铁矿石涨价。
全球钢铁业如此一致地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且立场如此坚定,这在此前的历次谈判中还不多见。用宝钢徐乐江总经理的话说,“如果矿价再涨,钢铁业根本承受不了。钢铁产业受损,矿业的利益也得不到保障,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所以他敦促矿业企业“着眼长远,不要为了眼前利益牺牲了长远利益”。
但矿业巨头目前并不认同“铁矿石供求拐点已经出现”。包括力拓集团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在内的矿业巨头不断发出“市场前景判断”,认为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明年依然旺盛,全球的铁矿供应仍将呈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将保持强势。这些矿业企业的经济分析人士不断通过媒体发表意见,表示2006年全球铁矿石基准价格将高于今年的平均水平,并预计铁矿石需求形势的拐点至早出现在2007年而不是2006年。他们希望在价格上矿方应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即使钢价下跌,但矿石依然会有利可赚。
国内相关部门的一位人士在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中国区总裁见面时曾说过:中国钢铁工业稳定,国际矿石价格就会稳定;中国钢铁工业大落,国际矿价也必将大落。业内人士还表示,如果此次矿价再度上涨的话,对中国整体产业链的影响也将十分明显,“两头受挤”的格局难以从根本上改变。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高位运行,铁矿石、铜等基础原材料国际采购成本居高不下,都在中国经济的“源头”形成强大的成本压力源。如果钢铁等一些基础制造业因产能过剩出现销价大跌,终端工业品又难以摆脱长期形成的过度市场竞争压力,整体产业链的成本与盈利关系就会十分扭曲,最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成长性。对于“中国需求”和“中国因素”,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都应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关键还是要着眼长远,不可短视。
在上一轮矿价谈判结束的时候,中国钢厂曾与矿业巨头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表示要寻求一条长期合作的道路。宝钢集团副总经理何文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明确表示,钢铁业与矿业要有稳定的合作战略,这个战略应体现几个原则:一是着眼长远;二是有利于钢铁业与矿业的共同利益;三是兼顾到不同的市场供需情况。在不同市场状况下对钢铁业和矿业的上下游利益分配应有通盘的考虑和长期的战略性框架。
中国钢厂一再表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理应获得谈判中的“定价权”。不过有专家认为,中国钢厂不应盲目追求“优先定价权”,迫不及待地在第一时间签下价格协议,而是要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尽快找到各方能接受的长远合作方案,建立起新型的矿价定价机制,体现出公平交易的原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价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