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的全面开放,特别是铁路市场不再是“铁板”一块,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现实,使得建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利润空间也随之越来越小,企业生存也越来越艰难。中铁十八局集团在“长隧、高桥”等主业施工拥有一定优势后,“不在一棵树上摘桃子”,采取“多条腿走路”,精心打造多元产业结构,保持企业生产经营强大的生命力。
面对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铁十八局集团积极应对,迅速建立适应现代市场体系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先导,对全集团进行资产和结构重组,从有利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出发,对国内国际所属单位实行公司化运作。 他们成立华北、福建、广西、广深、中原等区域性公司,对四大经济区域重点突击:珠三角地区以广州为重点,分梯次、有步骤地开发;长三角地区则立足沪宁苏杭等大城市,稳步推进,滚动扩张,就地辐射,构筑集团公司“广覆盖、大渗透、深开发”的大市场经营格局;京津冀地区,以首钢搬迁曹妃甸为契机,精心谋划扩大京冀两地市场份额;东北老工业区,以沈阳为中心,以大连、丹东为两翼,做实做大东北市场。 经济学家说过,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不要把所有资金投放在一个项目上,单一的产业结构势必决定了企业盈利结构的“单薄”,而要降低企业风险投资,必须实现多元化经营。这个集团领导者们分析,尽管铁路、公路建设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是国家基础建设的主要投资方向,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但赢得最大市场份额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前提。 为了做大做强企业,已具有建设部授予的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公路、水利水电、市政公共工程、房建等施工总承包一级,隧道、桥梁、城市轨道交通、机场场道、公路路面等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中铁十八局集团,在巩固“两路”及其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经营主战场的同时,以高桥、长隧的传统优势项目为依托,积极开拓跨江、跨海桥隧、城市轨道等施工领域。 为此,他们专门成立经营开发管理中心,及时捕捉工程信息,对施工新领域的市场信息进行长期跟踪、调研,通过市场信息网络及时获取信息,制定对策。他们先后成功中标全国最长轻轨———津滨轻轨、北京地铁十号线、天津地铁一二号线、首都机场扩建场道工程、亚洲之最的秦皇岛出海口基地145吨单体钢构件安装工程、我国首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京津城际交通轨道工程等,扩大了施工领域。 中铁十八局集团在积极拓宽国内工程市场的同时,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外建筑市场。早在1995年,这个集团就采取“借船出海”、强强联合的办法走出国门,先后承建了巴基斯坦的上斯瓦特运河引流和隧道工程,随后又承建了尼日利亚铁路修复改造工程等。尽管这两个项目是援外项目,但让集团看到了海外市场巨大广阔前景。目前这个集团已先后在巴基斯坦、尼日利亚、沙特、阿曼、毛里塔尼亚、阿联酋、泰国、苏丹、马达加斯加承建了近30项国外工程,总投资达5亿多美元,成为中国铁道建筑系统打入国外建筑市场的排头兵。 中铁十八局集团新领导班子上任后,为了做优做深海外项目,实现滚动发展,他们又先后在尼日利亚、泰国、阿曼、马来西亚、马达加斯加注册成立公司,目前在尼日利亚的项目已发展到了第10个,在沙特和迪拜的工程项目也都发展到了第3个。 国外各公司、项目部也在认真规避风险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多元产业,开辟房地产投资、加工贸易、机械制造、矿产开发等项目,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尽管这个集团在阿曼等少数项目上还没有赢利,但为了今后的滚动发展构筑了多元产业结构链,交点“学费”也是值得的。 目前,该集团先后被天津市政府称为“对外经济合作领域的龙头企业”,并被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评为海外经营工作先进单位。为适应多元产业结构需要,这个集团力争用三五年时间,使企业经济产业结构形成40%的传统产业、30%的国外工程、30%的资本运作。 为提升搏击市场的能力,十八局集团还注重自身功能“锻造”,精心打造“人才硅谷”,构建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为多元产业结构“航母”护航。据统计,该集团仅2004年就引进大学毕业生400多人,有500多人通过各类职称评定,每年的科技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2004年该集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部级工法5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2%,有力地诠释了集团公司多元产业结构的科技含量。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