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8日,2006年铁矿石谈判正式开始,谈判地点是在日本东京。据了解,从12月8日-20日,日本钢厂与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举行正式谈判。
与一年前不同的是,中国进口铁矿石将不再追随日本价格,铁矿石供方三大巨头必须在中国与我国钢铁企业对话协商。
“我们将在进口铁矿石的价格标签上打上‘Made In China’的烙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消息时,语气坚定。
至此,一场有关铁矿石价格的战争,在中国、欧洲、日本三地激战正酣。
态度强硬改变规则
多年来,中国一直对“传统习惯”保持沉默,接受日本的谈定价格。今年日本是否会再次率先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涨价协议?这是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希望的,也是中国钢铁企业担心的。
现行的铁矿石价格谈判机制始于1981年。亚洲以日本铁矿石用户为代表,欧洲以德国用户为代表,与世界铁矿石三大主要供应商澳大利亚必和必拓集团、力拓集团以及巴西淡水河谷矿业公司进行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进口铁矿石离岸价格的谈判。谈判结束后,国际铁矿石供需各方都必须接受此新的年度价格。
接近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高层的人士告诉记者,早在去年谈判失利后,中钢协、五矿商会和主要钢铁企业就为此很受震动。他们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反复商讨多次,试图改变铁矿石谈判规则的可行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一位负责人透露,不久前,钢协主要负责人会同国内多家大型钢企高层多次举行内部会议,对于2006年的铁矿石谈判,达成了新的谈判策略:中方将不再追随日本价格,铁矿石供方三大巨头必须在中国与我国钢铁企业对话协商。
“早就应该这样!世界最大的铁矿石需求国终于不用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一位铁矿石企业老总听说此消息后,忍不住叫好。
“中国应该打自己的王牌。他们给我们无米之炊我们就给他们无炊之米。”世界钢铁动态中国研究部分析师许中波笑着说。
中欧日三地同时进行
就目前的形势完全可以理解为,2006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在实际操作层面正在中国、日本和欧洲三地同时进行。
12月8日,日本钢厂开始与澳大利亚的哈默斯利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和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等全球主要铁矿石生产商就2006年铁矿石价格举行新一轮的谈判。
与此同时,这一轮的谈判也在中国和欧洲开始。代表欧洲的是总部设于卢森堡的阿赛洛集团,而中国方面出面的是宝钢集团。
三地的谈判几乎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宝钢国际矿石贸易部的人士透露:“几乎是同时开始,前后相差不会超过一两个小时。”他强调,流程上不存在日本谈完中国再谈的问题,反之亦然。
“此前的11月中旬,就已经在中国的宝钢等钢铁企业跟三大矿石出口商进行着预谈判,目前在中国进一步的接触谈判也仍在进行中。”这位人士说。
他透露,此次必和必拓在中国的谈判全部由新加坡公司营销高层负责,必和必拓中国区有一位上海负责销售的副总裁参与,此次谈判每个企业只有几个高层人士参加,极为机密。目前其他人士均没有获得谈判的任何进展,但必和必拓中国方面一直在和中方企业保持接触。
“基于中国已经成为铁矿石头号进口国,今年的铁矿石谈判事实上已经打破了往年的国际惯例,已经在中国区域展开了。”必和必拓一位人士对上述说法表示认同。
定价权能否轻易转移?
从目前的谈判结果来看,事实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乐观,“三大矿石供应商的态度相当慎重”,国内著名钢铁专家贾良群认为,三大矿石供应商的“慎重态度”是非常明智的。
这原因有三。其一,目前中国钢材市场的状况已经大不如前,“钢材卖不出去谁还去买铁矿石呢?”贾良群说,以前三大矿石供应商之所以那么硬气,就是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看到中国的钢材价格跌得像现在这么厉害。
第二,中国政府的态度让三大供应商心里没底。钢铁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中国每年1万多亿元的钢铁销售收入几乎占了GDP的1/10,钢铁有难,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包括力拓集团和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在内的矿业巨头不断发出“市场前景判断”,表示2006年全球铁矿石基准价格将高于今年的平均水平,并预计铁矿石需求形势的拐点至早出现在2007年而不是2006年。他们希望在价格上矿方应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即使钢价下跌,但矿石依然会有利可赚。
因此,有专家认为,中国钢厂不应盲目追求“优先定价权”,迫不及待地在第一时间签下价格协议,而是要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尽快找到各方能接受的长远合作方案,建立起新型的矿价定价机制,体现出公平交易的原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价权”。
“修改铁矿石谈判规则是中国的正当需求但具体实施不宜冒进。”许中波指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