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钢铁产品价格出现拐点的一年。在连续3-4年的需求旺盛和价格摸顶之后,下半年开始低头回落,形成了新一轮钢铁热潮中的分水岭。
产能超出需求20%以上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检测,国内市场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年初为125.21点,3月末达到最高值138.33点,4月份以来表现基本平稳,小幅波动,但9月下旬特别是国庆节后出现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
进入四季度钢材市场价格又一次大幅下降。10月末,钢材价格综合指数仅为105.2点,比年初下降20点,相当部分钢材产品价格已经跌破成本。
据中钢协副秘书长戚向东介绍,9月末与3月末比较,板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20.92%,长材下跌13.21%,个别地区热轧板卷的价格下降40%至50%,甚至出现热轧薄板价格低于线材、螺纹钢的不正常情况。
对于今年钢材价格走下坡路,专家认为,这是因为钢材的生产增长速度太快、每个钢材品种都以不低于20%的幅度增长,而钢材消费需求是正常的。
生产增长的原因是:近两年,国内外钢材需求激增导致钢材价格飞涨,钢铁业的高额利润,吸引了社会各方资本纷纷投资钢铁业,刺激了钢铁产能过快扩张,最终导致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应该说,这是钢铁业从暴利向正常利润水平的合理回归。
虽然经过了几次震荡,但既没有出现预测中的暴跌,也没有出现大幅触底反弹,而是开始总体趋稳。业内普遍的判断是,后期市场价格出现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主要以平稳小幅波动为主,所以钢材市场价格有望实现软着陆。
企业两极分化凸现
与价格翻坡走势相对应,钢铁企业结束了去年以前的暴利。国家统计局12月22日发布的报告说,今年前11个月,钢铁企业利润增幅为3.9%,同比回落62.4个百分点。
虽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有差别,分别是11.2%和52.2个百分点,但是钢铁企业利润下滑,则是明显的事实。
尤其是与去年相比,落差更大:去年前11月,我国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66.3%,今年上半年增幅回落至36.1%,今年前10月回落至11.2%。
在钢铁景气总体回落过程中,行业内部出现了两重天,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凸现。生产高端产品的企业,其盈利状况比生产建筑钢材等低端产品的企业要好得多。10月份,68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40.7461亿元,其中生产高端产品的宝钢集团等五家,就占利润总额的44.1%。
今年前三季度,27家上市钢铁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为11.6%,某一家上市公司以棒材和中板产品为主,前三季度板材毛利率18.8%,而棒材毛利率为-1.1%,已处于亏损状况。而宝钢股份三季度普碳钢材毛利率达35.3%,武钢为22.6%,远高于平均水平。
尽管钢材市场总体供大于求,但是高端品种依然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像宝钢、首钢等大钢厂,都极其注意新产品的开发,用新、特产品的利润弥补亏损。即使钢市面临“寒冬”,钢市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明年产量增速放缓
专家预计2006年钢铁产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粗钢产量可达到3.9亿吨,同比增长18%。而钢铁需求增长将低于产量的增长,钢材价格仍有下行压力,但受钢铁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跌幅将比较有限。
今年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强调调整结构、淘汰落后、控制产能。尤其是钢铁行业被国家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之首位,明年政府和银行很有可能严格控制投资贷款,停建和缓建大批新项目。现有的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将被关闭停产。
不过,有专家指出,不能运用笼统的一刀切政策。板材过剩,尤其是热轧卷板产能过剩短期内难以改变。据统计,其中利用小高炉、小转炉生产的螺纹钢就有2000万吨,占螺纹钢产量的30%。如果这部分产能全部淘汰,螺纹钢会供不应求。因此,政策上就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
在钢铁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分歧较大:前者先是预测过剩1亿吨,随后调整为6000万吨;预测2006年钢材国内供给量可以达到4.5亿吨(包括进口),同比增加48%,而总需求量却仅在3.37亿吨,供给超过需求约1.2亿吨。
但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按粗钢折算(不含重复材),预计2006年成品钢材全年产量仅为3.68亿吨,明年钢材市场总需求为4.28亿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