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阿赛洛·米塔尔购入中国东方控股集团股权,成为第一家全面控制中国钢铁企业的外国公司后,俄罗斯第二大钢铁企业耶夫拉兹(Evraz)集团公司成功入股民营钢铁企业德龙控股,引发业内人士对外资曲线进入中国钢铁业,中国钢企何去何从的思考。
“两会”期间,中国工业报记者专访了来自钢铁行业的几位人大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透露,行业协会草拟的关于“调整钢铁产业政策,加快提升产业集中度”的相关建议,近日将上报国家相关部门。
钢铁产业安全受关注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提出了“外资控股中国优质民营钢铁企业的行为值得警惕,很可能将对中国钢铁业造成威胁”的观点。这一观点得到国内几大钢铁企业掌门人的一致认同。
通过收购在港上市的东方集团,米塔尔避开了繁冗而严格的入股中国钢企程序,目前的门槛只有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调查。而耶夫拉兹集团公司,利用相同策略,也“曲线”进入中国钢铁业。
“现在我们正在对此事件进行分析,尤其是两家企业并购之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目前分析结果还没出来。”首钢总公司董事长朱继民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外资参与并购,对中国钢铁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对国内钢铁产业的安全也必然引发国内企业的思考。
张晓刚透露:“米塔尔最近正在与中国很多企业,包括钢铁贸易企业频频接触,这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及竞争格局会产生很大影响。并购重组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他依然重申的观点是“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相结合”。
唐钢集团总经理王义芳表示:“2007年,我国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合计17996.94万吨,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6.79%,虽然比2006年提高1.94个百分点,但离2010年达到50%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他认为,威胁根源于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过低。
原莱钢集团总经理李名岷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说,如果外资大规模并购国内钢铁企业,进而与国内钢铁企业同台竞争,对国内企业来说是一种威胁。关于莱钢与济钢重组一事,他透露:“虽然大钢厂领导班子已公布,明确了在日照港建设钢厂的计划,但具体时间表还未确定。”
行业兼并重组亟待推进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与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是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我认为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张晓刚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语出惊人。
记者追问张晓刚“何时为最好时机”,张晓刚说:“当整合更充分的时候,也就是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
“是钢价下降的时候?”对于记者的进一步提问,张晓刚表示:“可以这么理解。”
张晓刚认为:“中国钢铁企业重组步伐慢有很多历史原因,例如,很多大企业背负着很大的历史包袱,他们在社会发展中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与新生的没有包袱的钢铁企业同台竞争是不公平的。国家产业政策应帮助自己的企业在进入市场竞争前解除历史包袱,用创新、发展、改革的方式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张晓刚的观点很明确,即坚持将产业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
他建议,重新修订国家钢铁产业政策:“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其用上市的方式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加快机制转变与体制转变等内容纳入新政策中。”
朱继民同样表示,原有产业政策在节能指标、减排指标、效率指标等方面的规定都是三年前研究提出的,已跟不上形势发展。随着行业的发展进程,原有的产业政策需要重新修订。
他认为,资源向优势企业转移是必然规律。每个地区都应该有一个大型钢企发挥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产销优势,带动企业间联合重组。
王义芳对记者说:“企业兼并重组既不完全是政府行为,也不完全是企业行为,不是产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产业政策,将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地推进。”他提出了“政策重疏不在堵”的观点,不应因淘汰落后而影响优质项目立项。他建议:“将优质项目有计划地向沿海地区转移,在不增加总量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