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整体上市——无奈的“最优选择”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8-08-04 08: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自7月末徐工集团将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借助徐工科技和盘托出后,一直急于改制的徐工再次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集团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能否让上半年净利润大降100%的徐工科技脱胎换骨?徐工集团这家老牌制造巨头因

自7月末徐工集团将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借助徐工科技和盘托出后,一直急于改制的徐工再次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集团此次注入上市公司的资产能否让上半年净利润大降100%的徐工科技脱胎换骨?徐工集团这家老牌制造巨头因凯雷收购案而与工程机械的“黄金年代”擦肩而过后,能否借整体上市之东风续写昔日辉煌?

8月初的徐州,暑气蒸腾。记者此间实地踏访了徐工旗下企业生产线,在占据徐州金山桥产业园庞大面积的徐工集团资产中穿梭,就上述疑问进行了探询。

重组改制路漫漫放权放利待突破

从1996年8月到现在,徐工科技上市的12年,也是整个徐工集团在经营业绩的起起伏伏中,蹒跚改制的12年。

1989年,在当地政府“做大做强”的思路安排下,包括徐州重型机械厂在内的“三厂一所”及几个周边企业被整合成徐工集团。当时,徐工集团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销售收入在当地企业中排名数一数二,在江苏省工业企业中也位列前十。

但集团随后的发展却并不如意。徐工科技上市之时就初显疲态,等到1999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徐工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债务重重、且有大量不良资产和风险担保的“烂摊子”。

董事长王民上任后,徐工的改制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也成为整个徐州市的一件大事。通过强化主业、剥离不良资产等手段,徐工“缓了口气”。

到了2002年底,徐工集团被江苏省政府列入需要改制的82家大企业集团名单。徐工当时的改制设想是,通过集团国有股减持的存量转让和增资扩股相结合的方式引进国内外投资者,但政府仍保留适当的国有股,比例在10%-15%之间。

然后就是长达三年之久的全球性招标、选择、比较、谈判,最终选择了凯雷。王民认为,改制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灵活的机制以及更加便捷的国际化通道。从这两个方面来看,作为财务投资者的凯雷能够为徐工提供更好的机会。而凯雷还承诺将保留徐工的品牌不予干涉。

意想不到的是,与凯雷的联姻引发了巨大争议。在付出了巨大的改制成本之后,徐工换来的是合资协议的终止,宝贵的三年光阴又过去了。

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徐工人士都对与凯雷联姻不成从而影响徐工过去数年的发展表示惋惜。在他们看来,本已是“九个指头捏田螺——十拿九稳”的事,甚至连职工身份置换金的分配方案都已出台,最终的流产着实令人懊恼。

然而,时间已经迫在眉睫。

一方面是三一、中联重科凭借灵活的机制追赶,另一方面是卡特彼勒、沃尔沃等国外竞争对手的强势入侵,这对于已经领衔行业整整19年的老大徐工来讲,自是压力重重。

2007年,徐工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但竞争对手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已接近150亿元,发展势头强劲;三一重工、柳工去年的营业收入也均超过100亿元。与国际巨头相比,单就规模而言,卡特彼勒去年的营业收入超过400亿美元,小松则为300亿美元。况且,徐工的差距不仅仅是规模上,在技术创新、效益等方面的差距更大。

王民曾表示:“我们的压路机还是行业第一,但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占50%,现在只有30%,别人和我们差得不远了。装载机方面,我们现在也只能排在第二集团军的后面”。

很多时候,在企业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不是企业规模,而是权责利明晰的经营机制。显然,徐工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口水战中贻误了战机。但徐工对突破体制之困的殷切企盼也一直挂在领导者的嘴边。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事实上,很多事情并不是徐工单独所能决定的。”董事长王民曾如是说。

工程机械业内另一家著名的企业老总也向记者表示,徐工作为一家国有集团公司,目前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他们的包袱已经很重,还要承担很多本不该承担的义务,对于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

作为一个有六十余年历史的老国企,徐工承担了太多的企业分外之事。此外,体制的局限也导致了人才流失,对人才吸引力的下降也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对于体制困境,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认为说来话长,他只是举例说明冰山一角:“柳工也是国企,但其体制更灵活,放权更多。以薪酬制度改革为例,柳工高管能拿到200万,徐工的高管只有20、30万”。

王民坦言,徐工从来没有放弃体制上的探索,只是“还不曾走出新的路子”。

为改制探索了十余年的徐工在屡屡受挫后,“大集团、小公司”的徐工还是回到了A股市场,于今年6月13日“闪电”停牌,展开重组。据称,一切均在集团操作之下,保密工作做得极好。

徐州重型资产最优行业周期暗含波动

与记者曾经采访过的中联、三一产业园相比,徐工集团资产“摊子”的纷繁浩大是出乎意料的。驱车一路驶来,从集团总部、上市公司,到各类零部件企业、研究院所,徐工的身影星罗棋布、绵延不绝,此外还有大批新厂房在建。这些此前一直在上市公司外潜行的庞大资产,终于将在不久后伴随着集团的整体上市而进入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视野。

近年来,徐工科技的业绩同工程机械板块的其他企业相比,并不突出:2007年在净利润增长347.85%的情况下每股收益仅0.05元;今年上半年,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100%。背后的原因是,以压路机、摊铺机和拌和站为代表的路面机械目前不仅竞争空前激烈,还面临着公路修造业增长率逐年下降、需求萎缩的局面;而装载机则不仅毛利率低,且同质化严重,目前排在柳工三万台产量的背后,仅属业界第二团队,且排名还要靠后。

此次集团注入资产中最为徐工人看重的,当数徐工重型公司。在重型公司的生产线前,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去年徐工集团营业收入首次突破300亿元,徐工重型就为之贡献了三分之一:销售收入108亿元,利润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7%和72.8%。今年在集团制订400亿元的目标时,徐州重型还上调了原定的140亿元目标,达到150亿元。

徐工科技董秘费广胜也非常看好即将注入股份公司的起重机业务,称其存在“目录管理严格、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等三大进入门槛,可以避免工程机械产品存在的严重同质化竞争的苦恼。

徐工重型的高利润来源于其起重机行业的快速增长和公司市场占有率的绝对优势。公司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徐工重型的市场占有率在60%以上,中联为20%左右,三一为4%,“起重机行业去年需求在2万台左右,而且增长很快,今年上半年就增长了40%”。据称,在需求最旺盛的时候,很多企业的采购员拿着现金等在公司都拿不到车。

今年徐工重型则增长更快,上半年销售7800台,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51.42%和58%,实现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68%,几乎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其中,履带起重机创造了销量和收入各增长221%和230%的速度。而据公司营销出口部罗静称,其海外市场销售也以50%的速度增长,已进入长期被国际巨头把控的欧盟市场。

但风险与隐忧也在这里。

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和出口快速增长的拉动下,起重机行业近年来过上了好日子。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称,当前的起重机市场存在过度膨胀的趋势,过度的发展对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都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当前起重机配套所需的液压泵、阀、马达、高端传动部件、发动机、高强度钢材等基本上依靠进口,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没有实质性改变。

此外,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不少企业争相进入:除徐重外,中联重科泉塘工业园扩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沈阳北方重工计划三年投资40亿元建新型工业园,其投资10亿元的第一板块43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已竣工投产;福田雷沃重工、路路达、沈阳北方重工、郑州宇通等也都在准备开发履带起重机。因此,对徐重来说,还应小心行业发展的“见顶回落”周期性“怪圈”。

培育零部件集成效应打造多元化“六能”

除了重型业务,费广胜还看好因整体上市而拟装进上市公司的零部件配套优势。

徐工集团的一位工程师对记者说:“我们最有竞争力的是拥有较完善的基础零部件配套体系,这是国内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费广胜也表示,徐工今后还将在主业外把零部件和专业车辆定位为今后两大培育产业,“随着竞争加剧,核心零部件现在成为竞争核心。目前上市公司已有部分零部件业务,去年还为此投入1.4亿元,而随着液压件等核心零部件业务的注入,零部件资产基本都全了,将产生巨大的集成效应”。

事实上,徐工的出口产品中还有很多关键零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购买国外零部件的成本占到出口价格的30%。王民曾透露,2007年徐工出口创汇5亿美元,而购买国外零部件就花费了20亿元人民币,国外零部件占出口产品销售额40%,但却占了利润的70%-80%。因此,零部件业务的发展是徐工提高毛利率的重中之重。

费广胜透露,零部件业务短期目标是解决徐工机械装备的配套业务,成为社会性的零部件供应商还需假以时日。目前集团下属30家左右企业中,从事关键零部件业务的企业高达6家,仅次于生产工程机械的8家。

另一方面,多元化也成为徐工的发展目标。王民在前不久召开的“勇攀徐工发展新高峰”座谈会上透露,徐工集团今年将重组和分立一些专业公司,将徐工产品覆盖到工程机械的各个门类,徐工要“六能”——能挖、能装、能推、能运、能吊、能压。

徐工目前的产品已经覆盖了吊、装、推、压,未来的挖和运就落在了新收购的春兰汽车和新成立的挖掘机公司身上。

对于成立挖掘机公司,业内人士普遍看好。徐工本来跟卡特彼勒合资的挖掘机工厂就有很好的示范效应。此次徐挖的初期投资是2亿元,今年计划生产400台小型挖掘机,未来产品将涉及大中小各类挖掘机,3年内达到10亿元销售额。

而对于收购的春兰汽车60%股权,业内各方争议颇多,对重卡市场的前景与徐工的实力依然存在不同看法。费广胜则认为,重卡以后将和公司现有的专用车生产放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底盘是通用的,徐工在专用车生产领域经验丰富,“很有信心。”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徐工的风电项目组也在调查考察项目选址。该项目主要建成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装配、控制系统、叶片、轮毂等铸件和结构件的生产加工等生产线。一期计划投资10亿元,征地600亩,厂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风电设备样机预计今年年底前出来,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一期项目投资,2009年形成批量生产。

有专家分析称,目前风电设备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只有金风科技和东方汽轮机厂等少数几家企业,整个行业的总体技术方面仍需大幅提升。

王民对此解释说,“我们做风电不是什么都做。我们要找一个风电的运营伙伴。做出来以后,要有人买,要有风电厂来安装,这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当然风电这个项目我们还是在调研阶段,还在积极地规划市场。但是怎么做,做多大,我们也在考虑,还要最后决策。”

目前,徐工集团已定好中、远期战略目标: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十名;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亿元,进入世界工程机械前五名。现在看来,国有企业做大规模也许并不是难事,但怎样做精做强,怎样又赚吆喝又赚钱,这才是真正考验。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