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是一个工业城市,结合工业城市这个最大的特点和实际,柳州大力推进‘三个同步’,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建设同步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其本质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文明发展的道路。”广西柳州市委书记陈刚近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
既要加快工业发展,又要大力保护环境。为此,柳州市政府提出,要在原有工业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柳州将进一步发展三大支柱产业。柳州将加快冶金、汽车、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升级和向集群化发展,力争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规模化发展、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通过结构调整,努力确立起柳州三大支柱产业在国内、国际分工和区域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汽车产业方面,要实现从以微型车为主向以轿车为主的产品生产结构调整,利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就地发展汽车整装企业,向2010年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的目标迈进;冶金产业方面,不断提升柳钢产品档次和深加工能力;机械产业方面,柳工争取在2012年产值达到300亿元的规模。
同时,柳州将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从“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转变,努力提高柳州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等传统优势产业,使传统优势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柳州还将加快培育未来战略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重点扶持化工、以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等具有带动作用、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产业迅速做大做强。重点规划好化工产业发展,力争到2010年总产值达150亿元。同时,要围绕产业抓项目,以项目带企业,以企业促产业,持续滚动地培育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力争在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柳州将坚定不移地走循环经济道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推动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友好共进,推进柳州生态文明建设。在积极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同时,不断构建与工业发展适应、与碧水蓝天和谐相处的城市新环境,推动柳州从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生态城市嬗变,走出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柳州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柏兴谦说,近年来,柳州在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7.17%的情况下,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仅2003年到2006年,全市烟尘排放总量下降了40.19%,二氧化氮排放浓度平均值下降了26.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了18.2%,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了1.28%;酸雨频率也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90%左右下降到2007年的42.8%。
此外,柳江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在去年广西河流水体水质评价中位居第一;市区空气质量不断改善,去年优良天数达351天,优良率达96.2%,创20年来最好水平。
坚持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为推进柳州国民经济与宜居城市建设同步发展,柳州将加快构建以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为“绿心”、新老两城协同发展的“一心两城”城市新格局,打造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城市。
柳州将加快柳东新区建设,使其成为柳州经济增长的新核心;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城市承载能力;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一批城市新亮点,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此外,柳州还将营造适宜人居的城市环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切实加强水、大气环境综合治理;要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使柳州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宜居城市。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是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所在。”陈刚说。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目标,柳州将保持在职职工人均工资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同时还要努力在几年内赶上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提高城镇居民收入的同时,柳州将更加关注农村人口,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好城乡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确保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柳州还将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拓宽就业渠道,构筑城乡和谐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创建平安柳州,不断增强柳州应对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文化建设,以建设“文化名城”作为载体,推动柳州文化建设。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