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合资困局 工程机械行业格局生变(图)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8-09-18 09:08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走出合资困局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拉开行业重新洗牌的大幕。但是,行业内整合固然重要,产业链的拓展和布局更为关键。

走出合资困局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在拉开行业重新洗牌的大幕。但是,行业内整合固然重要,产业链的拓展和布局更为关键。

从2005年到2007年,短短三年时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总产值就增长了80%,由1200亿元增加到2100亿元。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收入在世界上的排名从落后位置一跃到第二位。

但如今,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并不是一片歌舞升平的局面,由于受到企业规模,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等影响,依然大而不强。国际化程度依然很低,2007年国内工程机械销售额中出口仅占9.1%,而日本和韩国则达到66%、76%。

工程机械行业格局生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从分散到集中

“我们现在行业的趋势主要向大型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向多品种、专业化努力。你不大型,企业就会没有发展;你不专业,就会被市场淘汰。”一位机械行业的内部人士说。其实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内部就开始了收购联合,到了2007年后情况愈发激烈起来。

2003年中联重科收购浦沅无疑是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一次成功并且意义重大的收购事件。2006~2007年,由于工程行业利润率提高,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成长,行业集中度不升反降,跨国家、跨省市的收购事件成功率也很低,虽然凯雷收购徐工、三一收购徐工都未能成功。但星火燎原之势已起,行业内并购愈演愈烈。

2007年以后,工程机械上市公司的收购活动却悄然兴起。虽然收购标的多是亏损或濒临亏损的小企业,但是在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历史背景下,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可以完善产品系列、完善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战略布局,做大销售规模、做强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因此,虽然收购兼并短期内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不大,但是长期来看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的整合和集中度的提高。

2007年3月,龙工宣布收购郑州白云机电,以郑州为中心建立河南龙工。2007年11月,柳工投资20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建设柳工北部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2008年,柳工收购安徽蚌埠市振冲安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军起重机市场。2008年3月,中联重科收购亏损的陕西新黄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并对其进行增资,进军土石方机械领域。通过收购兼并,中联重科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从传统的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拓展到起重机、环保机械,2008年6月宣布对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收购,中联重科成为中国第一个跨国工程机械公司。

尽管收购频频,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规模依旧普遍偏小,单个企业生产能力较低,产品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从企业规模、产销量、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等几个方面来看,与国外企业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协会的信息显示,到2007年全国已有工程机械生产企业及科研单位2000余家。然而,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449.58亿美元,实现净利润35.4亿美元。就是说,我国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加起来比不上一个卡特彼勒。即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其销售额也不到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10%。

尽管如此,经过近几年的收购,中国已经有了形成大型工程机械产业基地的基础。如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为代表的湖南工程机械;以徐工、常林、镇江为代表的江苏基地;以广西柳工、玉柴、柳建为代表的广西工程机械;以厦工、龙工为代表的福建工程机械基地等。

国内企业接连不断的收购行为,为行业格局的变化趋势又增添了新的未知数。众多龙头企业的加入是否宣告了工程机械行业重新洗牌的开始?

给出这样的结论为时尚早。但无论如何,2008年对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将是不平静的一年。

合资的困局

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与外方合资的最初几个案例,由于没有经验,总体上来说是“与狼共舞”,不少企业都栽了跟头。1995年,徐工集团与卡特彼勒共同投资8200万美元,以4∶6的股份比例成立合资公司—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随着近几年的增资扩股,徐工持有的股份比重下降至15.87%,每年仅能够分得几千万利润。合资企业份额一再被压缩!“我们开始想拿市场换技术,最后在发现市场给出去了技术却没有换来。”徐工的一位高层说道。

徐工最终决定将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所持股份全部转让给卡特彼勒,自身寻求新的发展。“每年这么一点分红,没什么意义。”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表示,目前挖掘机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徐工准备成立自己的挖掘机公司,注册资本金暂定5000万元,首期投资2亿元,目前已经开始办理相关手续。改变原有状况,以自身之力谋求新发展。徐工在这方面为别的未能达到合资初衷的,特别是一些有可能被外资“恶意并购”的企业提供了一个案例。

和徐工与卡特彼勒“分手”不同,山东山工机械有限公司则一直在寻求与卡特彼勒更深层次的合作机会。今年2月,经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批准,卡特彼勒正式收购山工剩下的60%的股份。至此,卡特彼勒正式完成对山工的完全并购。今年另一起引人注目的外资注资中国企业的案例发生在4月份,美国马尼托瓦克起重集团收购山东泰安东岳重工有限公司50%的股权并成立合资企业。这是马尼托瓦克进入中国市场十年来第一起直接面向中国企业的并购。马尼托瓦克是现在全球最大的起重机公司,1997年进入中国市场。

2002年,北京起重机厂与日本多野田合资成立了北起多田野(北京)起重机有限公司,成为外资进入国内起重机行业的第一例;2006年4月,当时国内第三大的起重机企业四川长江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50%的股权被特雷克斯收购。与欧美掠食者的形象不同,日本进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比如先无偿赠送几百台机器设备给农业部,让人们接触它的机器,然后做广告,再合资。而按照合资的规定,中方最低51%,不过很快就会留于形式。

小松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由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小松制作所、住友商事等共同出资,于1995年成立的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当时中外股份各占50%。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和良好的经营,小松山推成为中国最大挖掘机制造厂,一直是山推股份主要的利润来源。然而2002年7月,山推股份被迫向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转让了“摇钱树”小松山推20%股权。因为,小松威胁说有可能另觅其他合作伙伴,重新布点,技术和经营上受制于人的山推股份只能忍痛割爱。最终小松以70%的股权控股小松山推。

由于在资金技术方面占有优势,欧美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多是直接将目标锁定在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是他们打开中国市场最为快捷也是最保险的方式。而日本企业通常利用销售和流通领域的巨大控制力,精耕细作的蚕食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充分利用外方的技术、管理优势及其销售网络,是其能否在合资过程中取得进步的关键。

零部件瓶颈急待突破

不可否认,工程机械行业是高利润行业,特别是混凝土机械、履带式起重机和路面机械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行业平均销售净利润率高达到7.9%。但这样的利润率是得益于“中国组装”的成本优势,由于关键技术零部件自己难以生产,目前行业接近70%的利润被进口零部件吃掉。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徐工2007年出口创汇5亿美元,而购买国外零部件就花费了20亿元人民币,购买外国零部件占了利润的70%-80%。中联重科的环卫机械、混凝土机械、移动式起重机等主要产品都占国内市场30%以上的比例,但中联重科部分产品中进口件成本占制造成本的40%。

事实上,中国企业有时出高价也不能买来核心零部件。在日本等国的厂商绝对垄断的挖掘机市场,柳工作为国产挖掘机的第一品牌,液压零部件供应受制于日本。原来,日本每月供给柳工8吨标准挖掘机液压件150台,由于柳工发展迅速,日方为了限制柳工发展,现在每月只供应100台。

中国工程机械基础零部件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难以满足国内企业生产的需求。2007年下半年,由于境外零部件供给不足,连技术实力雄厚的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也不得不重新调整生产进度和生产计划。国外几家大型的液压器件供给商企业都优先保障自己国内企业的供给。为保障基础零部件供给,我国有的企业不得不派出专门的采购人员,守在国外供给商的工厂里。为减少误工损失,企业经常空运原材料,成本大幅提高。

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细分市场装载机市场。虽说国产装载机的发动机、变速器及驱动桥等核心配套件发展比较成熟,技术壁垒已经突破,各大配件生产企业均有各自的专利产品,但是,这仅仅只是宏观上的“走马观花”,从微观上细分起来,装载机配件液压系统压力达不到国际标准,没有相应的分配阀,液压泵的可靠性也不乐观;电气元件故障率高等系列问题,依旧没根本解决。液压系统作为国产挖掘机的“软肋”,主阀的质量控制技术被川崎、小松等国外品牌垄断。

虽然在零部件国产化中问题重重,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企业依然在艰难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例如,福建泉州是工程机械行业最大的“四轮一带”生产基地,以价格和种类齐全的优势囊括行业市场极高的份额。“四轮一带”是履带式行走工程机械的配套部件,包括支重轮、驱动轮、拖带轮、导向轮和行走履带等,易损性强、通用性也非常强。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泉州工程机械配件领域涌现出奇星、泉海、长江、盛德、江新、恒通等一批实力雄厚的生产厂家,是国内生产履带式吊车、履带式装卸机、挖掘机、推土机“四轮一带”等底盘易损件的主要生产供应基地。泉州的工程机械配套件早就走出国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中在东南亚市场约占30%份额,同时销往质量标准要求较高的欧美地区。

中国企业喝汤,谁在吃肉?

这几年在工程机械行业赚钱最多的其实并不是在经常出现在镁光灯前的卡特彼勒等欧美工程机械厂商。2003年以后,日本工程机械产值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近年来,日本工程机械之所以连年飚升,出口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南亚地区的出口不断剧增。

以国际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二的日本小松公司为例,2007财年的销售额已达224亿美元,净利润达到20.9亿美元,利润率高达9.3%。

近年来,日本政府和财团(企业集团)认为,日本主要利用“最终产品”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因此积极推行“知识产权立国”政策,即以输出知识和智力为主,超越“技术立国”的时代,产生和提供附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信息。

因此,除了完整产品的生产外,很多日本制造的高技术零部件等中间产品也是日本财团盈利的重要推动力,日本企业扩大对华直接投资直接带动了日本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的对华出口,这不仅有利于日本出口增加而且也对景气恢复做出很大贡献。

需要引起注意的一个点,工程机械只是日本重型制造业的一小部分实力。在行业内耳熟能详的小松、石川岛建机、日立建机、神钢建机、住友建机这样的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业企业仅仅是日本财团(企业集团)的三级企业(孙子公司),隶属于财团的大重工企业。

所谓财团的一级企业是指综合商社和主办银行(和其它金融企业),如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综合商社)和三井住友银行(主办银行)。二级企业是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如三井财团的石川岛播磨重工集团、三菱财团的三菱重工集团。

具体来讲,新卡特彼勒三菱就是一个三级公司,是三菱重工的合资子企业,而三菱重工是三菱财团的支柱企业。神钢建机是神户制钢所100%控股的公司,由神户制钢所原建机部门独立而成,而神户制钢所是第一劝银财团的成员企业。日立建机是日立制作所下属的子公司,日立制作所是富士财团的成员之一。住友建机是住友重机械工业的全资子公司,住友重机械工业隶属于住友财团。

日本5大工程机械制造业企业只有小松制作所不隶属于财团的大重工集团,而以装备制造业为主营业务,但是小松现在也日趋集团化,产业链渗透到相关各个产业,并且有住友财团的相关企业支持。如果把卡特彼勒与小松放在一起对照,在日本财团眼中它也许算是个二级企业,但总的来说,卡特彼勒相当于日本财团企业中的三级公司。而那些日本财团的建机公司在中国企业合资企业,几乎被视做为四级企业了。

由于日本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工程机械从上游钢铁、生产母机到下游销售、流通都相互配合,整体竞争力很强。例如,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住友商事等日本主要综合商社的矿山遍布澳洲、非洲、中南美洲等资源丰富地区,矿山机械的订单变成了企业集团的关联交易。日立建机在超大型挖掘机方面就占40%的市场份额,日本几乎垄断了这种产品的供应。用户对这种超大型挖掘机的关键要求是耐久性,卡特彼勒由于自身的技术实力有限放弃了油压挖掘机的开发,全部交给与三菱重工的合资公司卡特彼勒三菱来生产。

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传统的单打独斗。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要在国内外严酷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行业内的整合是必然趋势。

但整合的方向除了同业企业的合并兼并外,产业链的拓展更为重要。产业基地的建立和巩固,不应该只借鉴欧美企业掠食者模式,而应该多关注日本企业之间的共生关系和精耕细作的市场培育方式。

(责任编辑/郭树涵)

信息来源:《装备制造》 特约记者:袁璐

声明:慧聪机械工业网独家享有《装备制造》杂志稿件发布权,所有稿件均受双方合作协议条例保护,其他网站、杂志、报纸等媒体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转载。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