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挤占市场“以市场换技术”待调整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8-09-23 08:46   来源:新浪财经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的生产制造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是一国工业和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决定一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装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工具的生产制造产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和基础,是一国工业和科技实力的集中体现,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决定一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已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和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接收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国家和地区之一。FDI在我国经济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的领域重点逐步从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并且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占据了主要的份额。在装备制造业的若干领域,跨国公司投资的合资或独资企业越来越多,在整个产业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认识FDI对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负面效应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外资企业挤占了市场份额和成长空间

国外大型跨国公司对华大规模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占领我国广阔的市场并且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由于跨国公司实力强、技术先进,又利用了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加上外资企业还享受若干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因而外资企业竞争力较强。另一方面,总体上我国内资企业规模小、实力弱、技术和产品落后,在一些领域企业竞争力十分微弱。外资企业在我国市场的竞争中,夺取和占据了我国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挤占了内资企业的成长空间。

近年来,外资企业抢占我国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高技术行业和高利润部门的趋势十分明显。在许多产业领域,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规模很大,其投资企业的规模和产量位居行业前列。据统计,微电子、通讯设备、轿车等行业中排位前十名的大企业,外资企业都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并占据了90%以上的移动电话市场份额和80%以上的轿车市场份额。某些产业领域,如电子和通讯设备领域,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并购行为,使得外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危及我国的产业安全。除了人们熟知的汽车、电子及通讯设备等行业外,近年来在一些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比如输变电设备、水力发电设备制造等领域外资企业的数量、规模和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

近年来,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和并购行为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趋势:首先,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力求取得企业控制权。一方面,FDI越来越多地采取独资经营方式,并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形式,企业的数量在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外商积极通过各种方式增资扩股,在合资企业中收购中方股份以扩大外方股份取得控制地位。

其次,跨国公司以前以投资新企业为主,现在主要采取并购国内企业的方式。而且开始从分散、随意性收购国有企业转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并购效益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甚至并购行业内的大型骨干企业。这种有目的的并购活动不同于“绿地投资”,并未新增东道国生产能力,却达到了消灭国内竞争对手、利用原有企业基础占领国内市场的多重目的。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值得怀疑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FDI之所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进步,是因为FDI具有极强的技术溢出效应,其技术溢出的主要渠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模仿效应。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东道国当地企业产生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时对当地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压力,使当地企业对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进行模仿并对本企业技术进行改进。

第二是关联效应。跨国公司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当地供货商和用户发生联系,比如对用户的产品技术介绍、销售、技术服务等,对供货商的技术要求、指导和培训等。在这些过程中,跨国公司的产品技术、工艺等难免会产生外泄,使当地企业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和技术。

第三是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受雇于跨国公司的人员向外的流动,可能为当地企业带来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人力资本流动的实际情况看,由于中外企业之间在人才管理和待遇方面的明显差距,使得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投入大量资源、提供大量机会培养锻炼的高级人才纷纷流向外资企业,造成国内企业人才的严重流失,甚至严重时还带来技术的流失。与此同时,国内大专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大量优秀毕业生纷纷流向外资企业,造成国内企业高层次人才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外资企业对国内高级人才的吸纳,造成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本来就短缺的人力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因此,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带来的人才流动很大程度上是“逆向”流动,产生人力资本流动的负效应。

从这方面看,外资企业对我国国内企业产生的不是“技术溢出”效应,而是“技术吸纳”效应。模仿效应和关联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是由于跨国公司一般都是将成熟技术投入到东道国当地,而将先进技术或先进的技术环节保留在国外,加上外资企业对技术的严格控制和保密措施,使模仿效应和关联效应的发挥受到限制。

“以市场换技术”目的并未达到

“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工业领域引进国外技术比较常用的一种做法,指通过向国外厂商出让我国国内市场份额以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策略。“以市场换技术”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吸引FDI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二是将进口国外产品和技术结合起来,即“技贸结合”,通过贸易达到引进先进技术的目的。我国在许多行业都是采用通过引进外资以求实现“以市场换技术”的目标,但这种方式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的许多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并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由于各种原因与国外跨国公司合资或被兼并后,合资企业引进跨国公司的技术进行生产和经营。在此情形下,中方自主开发创新的动力不足,放弃了中方原本已经具备的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品牌,转而采用和依靠跨国公司提供的技术。不少中外合资企业在合资后,拆散了原来企业已有的技术开发机构,造成中方对外商技术依赖和自主创新能力退化萎缩。

由于跨国公司投入的技术一般并不是其最先进的技术,合资企业只有按照外商转让的技术生产,同时以高价从国外进口关键零部件。一个原本集研究开发和制造为一体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加工组装工厂,丧失了技术集成的机会。对国外跨国公司而言,既通过直接投资占领了我国市场,又通过收取技术转让提成费和提供关键零部件获取高额利润,同时也达到了技术控制和垄断的目的。

事实上,跨国公司向东道国投资目的,除了市场和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因素之外,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将先进的技术控制在自己公司内部,以取得“内部化优势”。

一些中国企业通过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未达到,甚至导致产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减弱。我国在汽车行业的情况便是如此,出让了巨大的国内市场,我国企业并没有真正得到跨国汽车厂商的专有技术所有权,对国外厂商的技术依赖加大,自主开发能力反而削弱。

长此以往,我国在许多行业上多年积聚起来的研究开发资源和能力以及中国品牌将逐步丧失。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自主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是否需要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这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国家的竞争力取决于民族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强调发展民族工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于不同重要程度的产业,本国的控制程度可以有所不同,民族工业的概念强弱程度可以有所区别。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装备制造业对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若干装备制造领域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为了保证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强国,防止受制于人,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要促进我国国内各种所有权结构的装备产业发展,尤其应当促进我国民族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发展,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化能力。

因此,我国装备制造业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在促进我国境内产业发展的同时,尤其要以强调促进我国内资企业发展及提高竞争力的自主化发展为导向。FDI的进入应以不损害我国企业的成长为限,自主化发展是以提高装备自主化及其自主开发核心能力为核心,以培育、促进我国内资企业成长、壮大为目的。笔者认为,装备制造业自主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保持我国资本对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所有或者控制;我国自主掌握和控制核心技术;采用中国的产品品牌等。

调整外资政策的四个建议

为了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化发展,我国外资政策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第一,针对不同的行业,引进外资的政策应当有所区别

对于外资进入一般的竞争性行业可少设或不作限制,而我国基础十分薄弱或者完全没有基础的产业可以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发展。对于国内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相当的技术和生产基础并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的产业,特别是一些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体现一国工业与科技实力的战略性装备产业,应当对外资的进入进行控制或限制。对于这些产业,必须贯彻自主化发展方针,保持我国在此产业领域的自主控制地位,为国内的企业成长和壮大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对跨国公司有针对性地并购我国大型骨干企业,从而企图取得控制权和垄断市场的行为尤其要予以关注和限制。

第二,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应从用于弥补资金短缺向引进先进技术转变

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和促使或者迫使跨国公司将其先进的技术带入国内。技术溢出的效果与东道国本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是密切相联系的,东道国本身的技术水平越高,与外国跨国公司的技术差距越小,越有利于技术溢出。为此,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大技术开发的投入,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在同一行业要引进多家跨国公司并使其相互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要限制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生产环节与技术开发、关键核心零部件开发生产相互分离的做法。在今后吸引外资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迫使外商将产品技术开发、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等完整地投入国内,并最好集中于一个企业或一个企业集团,使我国骨干企业能整体集成和控制,掌握集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而不至于被外商分而治之。

第三,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应当逐步减少和取消

过去,我国为了大力吸引FDI,对外资企业制定和实施了许多优惠政策,使外资企业的税率要低于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减免或退还、进口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关税减免等,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实际上获得了“超国民待遇”。当前,由于我国吸引外资已取得相当的成绩,对外资资金方面的需求逐步减少,同时投资环境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大,最重要的是我国有广阔和极具潜力的市场需求。在此情况下,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应当逐步减少和取消,只有这样我国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市场上有效参与竞争。

第四,调整“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与汽车等产业采用引进外资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比较,采用“技贸结合”的技术引进方式具有许多优点:国内企业可以维持独立的研究开发力量和投入并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于没有资本结合而导致与外方的固化合作关系,国内企业不易形成对某个外商的技术依赖,并对国外先进技术选择具有主动权和灵活性,可以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企业可以自主培育和塑造中国品牌,容易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独立和自主地位,避免外方对产品销售的控制,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通过此方式先后引进了三峡大型水电机组、重型燃气轮机、超临界机组等国内急需并且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和产品,极大提高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和自主化能力。

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工作中,应当积极鼓励采用“技贸结合”的方式以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自主化。结合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的经验和教训,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必须加大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力度,实现引进技术的再创新以掌握核心技术,避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陷阱。

总之,在认识FDI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对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装备制造业领域大规模直接投资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必须予以认真对待,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化发展。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欢迎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