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3日于徐工总部多功能厅召开的徐工集团技术专家聘任大会上,56名获得“徐工集团技术专家”称号的科技人员,从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手上接过聘书和奖杯。每位技术专家每月将获得徐工技术专家津贴。
徐工集团领导王民、李格、杨勇、李锁云、吴江龙、张守航,二级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公司本部部长出席了聘任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常委、徐工科技总经理李锁云主持,副总经理杨勇对公司技术专家评聘工作做了总结,党委副书记李格宣读了《关于聘任公司技术专家的通知》。技术专家代表朱振东、张正得、张宏、吴建强、张启亮代表技术专家作了发言。
王民董事长在聘任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技术专家和高层次技术人才是公司的核心人才队伍,有了这支队伍的奉献和壮大,才有徐工的今天和未来。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已经初步完成了规模发展的过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徐工下一步的发展和要实现千亿元目标,必然要依靠技术人才的智慧和奉献,必然要走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
王民董事长指出,实现千亿元、世界级,都必须用技术创新来支撑。我们与世界级企业还有不小的差距,无论是经营理念、国际化经验,还是技术研发的能力、核心技术的拥有上,都有全方位的差距。我们要冷静地看到这个差距,踏踏实实地去做好技术创新工作。在应对跨国公司和同行业的挑战时,我们要有“亮剑”的精神和精湛的“剑术”相结合,没有“亮剑”的精神和勇气是不行的,精湛的“剑术”更是取胜的重要法宝,这种剑术就是我们的技术能力和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及取得的成果。加大徐工研发能力的建设,构建好一个强大而有效的技术创新体系,占领行业技术的制高点,将成为徐工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要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上加大投入,使徐工技术人才队伍既“强”又“大”。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机制,使国际和国内的优秀的技术人才在徐工落地、生根,能够汇聚到徐工的项目中来。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技术人才,要重视让技术人才充分发挥的环境、氛围和机制建设,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思想,要允许探索、允许冒险、允许失败,努力创新环境使更多的优秀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公司今后将加大力度在机制建设上取得突破。
二是在研发资金投入上要加大力度。如果没有资金的加大投入,不可能有竞争能力的提高,不可能有核心技术的诞生。要高度重视在研发体系的建设、研发项目的确立、研发人才的培养、引进和研发资金的投入。将要组建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将是徐工在技术创新上的一个重要的平台,将会承担着企业的共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的研发,同样还要承担着面向市场的更加多样化的工程机械产品的研发。要有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从过去的模仿、跟踪向集成和原创发展,对于要做世界级的企业来讲,没有高精尖和原创的技术的突破是不行的。
三是技术专家队伍要承担责任。要以公司的发展为责任,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境界,要有扎实若干的精神和风格,要有不骄不躁的虚心态度,要有团结协作的友善风格。公司要设立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运用好技术协作的团队,运用好产学研的资源,运用好国际技术人才资源,这方面我们还比较欠缺,要成为世界级企业必须要运用好各种资源。
四是全面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最近国家连续发生了几起重大的安全事故,其事件之恶劣、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是个别企业粗放式发展、不重视安全、忽视质量造成的恶果。对于工程机械企业,也完全有可能因为一个质量事故使企业陷入绝境。要以三鹿奶粉事件为警示,敲响全公司的质量、安全的警钟。要举一反三,把我们的工作质量、设计质量、采购质量、销售质量、服务质量整个体系建立起来,让事故没有缝隙可钻。这几年公司一直在抓质量,但力度还不够,质量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有的企业对质量的追溯和追究、对质量的检查形同虚设。我曾经讲过,如果发生重大的质量问题,一把手要免职。质量事故分析制度,质量报告制度要建立起来。我们的产品大批地走向国内、走向国际,产品的背后就是我们的品牌,品牌的背后是我们的价值观,如果出来一台不好的产品,是人的价值观出了问题。我们讲“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都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要从粗放式的发展道路上升到一个以技术创新为指导的高附加值、高可靠性、高科技含量的发展轨道。科技人员的设计要安全、环保、可靠、先进,只有在产品的质量上真正为国内外用户所满意,才能讲世界级。在技术改造中要坚定地把提升质量放在首位,把钱投入到关键工艺装备上,提高工艺手段,提高产品质量。
王民董事长最后强调,徐工已进入一个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可持续、跨越式的发展阶段,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多的低效率的工作要改进。希望各级经营班子成员抓好工作,提升水平,多做实事,多深入。希望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围绕公司千亿元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希望公司在科技创新上能有较大的突破,按照梁保华书记和罗志军省长要求的,永远保持住徐工的龙头地位不动摇,为振兴徐工老工业基地,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