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重张玉纯:居危思进 我们一直在进步

慧聪工程机械网   2008-12-05 10:51   来源:慧聪工程机械网

——对话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重型总经理张玉纯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徐工重型机械总经理张玉纯

——对话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重型总经理张玉纯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徐工重型机械总经理张玉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徐重汽车起重机在国内市场乃至全球市场都占有重要份额,其产品质量更是得到众多用户的信赖,在baumaChina2008展会开幕之际,我们借机采访了徐工集团副总经理、徐工重型机械总经理张玉纯,以下为采访实录:

记者:2007年以来全球起重机市场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徐工重型的发展如何?您对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有何评价?面对当前新的经济形势,您又有哪些方面的规划和部署?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重型总经理张玉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07年全球起重机近28000台销量中,中国企业占到了60%的比重,其中的40%遍布到海外需求最强劲的中东、中亚、非洲、南美等市场,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2008年中国起重机的影响还将扩大,这足以说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吊装行业发展中正贡献越来越大的力量。

2007年以来所面临的考验和机遇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正行进在中国“十一五”发展的关键年,先是产能限制、上游供应件紧张等诸多资源瓶颈问题,而后是在“双防”基调下出现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宏观调控货币紧缩,2008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向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向转变。这种短时间的大逆转,让整个产业感受冰火两重天。我们很早就在分析宏观经济环境,对2008年即将呈现的经济趋势做到心中有数,对市场竞争格局做出了“以质取胜”的判断,在提升产品品质、服务品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上下功夫。所以,我们拿到了市场最大的蛋糕:目前徐工重型在全球起重机市场的地位再一次得到提升。2008年,全年销售将依然保持30%以上的增长,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已无悬念。最重要的是,我们成功达到了布局全球市场的预期,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海外市场份额超过30%。在欧洲、俄罗斯等市场的新突破,进一步拓展了徐工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徐工重型已具备向全球移动式起重机排头兵迈进的基础。

记者:2007年全球移动起重机10强榜单中,徐工重型以优异的成绩位列全球汽车起重机第一位,突显了中国企业在全球起重机行业中的实力和地位。徐工重型确立这种实力地位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重型总经理张玉纯:2008年这一排位还有大的提升,集团王民董事长给我们的指向是主导全球移动式起重机的发展,站位国际一线品牌。徐工重型在发展中能够始终稳定和快速的增长,源于我们对产业规模和质量这两个层面问题的高度重视,我们不仅追求全球销量最大,这一点早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了,我们更追求在国际竞争中塑造出中国制造,甚至是中国创造的优质形象和影响力。2002年,中国50吨以上产品市场是国际品牌的天下,而2005年以来三年时间,徐工重型出口到海外的50吨以上产品已近2500台,百吨级以上产品已超过300台,代表中国起重机行业体现了强大的进取力量,这是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关键。

记者:近年来,行业合资、并购层出不穷,愈演愈烈,吸引了业内外众多目光,工程机械这个一向冷门的行业一下子成为公众聚焦的热点,在这样的氛围下,尤其是面对一些企业通过并购进入到起重机行业,贵公司有没有感到压力?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重型总经理张玉纯:徐工重型是一个充满危机感的企业,我们的企业精神就是“居危思进,创新超越”。危机感每时每刻都存在,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

在发展中我们一直处于“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状态,我们的标杆是世界级企业,我们正以最快的速度缩短与标杆企业的距离,而同时,作为中国起重机行业的领跑者,我们的身后有全力追赶的同行,还有刚刚通过并购等形式迈进这个行业的企业。徐工重型如果跑得不够快,就有被赶超的危险,而同时,我们还是一个国有企业,机制不灵活使企业在背着包袱的情况下必须具备比标兵和追兵跑得都快的能力。

徐工集团汽车起重机在国内市场市场占有率第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8年来,这种追赶标杆同时又被对手追赶的感觉很难受,但这正是徐工重型能够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从一线工人技师到总经理,我们始终处于加倍快跑的状态,这已成为徐工重型特有的文化现象。

至于一些企业通过并购的形式进入起重机行业,我感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进入这个行业,都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对文化的整合。并购这种形式可以复制,但是来自企业内部各层面的认同是难以复制的,需要高超的运作艺术,这需要时间的考验;二是产业多元化的选择。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径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发展走的是专业一体化的道路,就像在工程机械行业成功发展了上百年的一些国际企业,还有徐工现在所走的以工程机械为主体,向上游零部件、重卡等相关产业延伸的道路,注重积累最核心的实体产业力量;横向发展走的是跨行业多产业经营的道路,这条道路上的诱惑很多,致使跻身其间的企业也很多,对企业多产业多专业运作能力是很大的考验。

记者:今年,徐工重型在上海宝马会推出的500吨全地面起重机引起了业界、国内外客户的广泛关注,它标志着中国移动式起重机在高端技术上又一次里程碑式的突破。每年贵公司均有高水准的新品亮相,而今年出现的全是重量级的、技术含量高的系列新品,我们可否这样判断,贵公司的产品创新战略走的是高端路线。

徐工集团副总经理,重型总经理张玉纯: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中国工程机械是在较为开放的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行业企业都非常注重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起重机这个门类,国外厂家进来比较早,而且一直将中国市场视为战略要地,所以中国起重机行业的核心企业始终是在一种兵临城下,甚至伴随着特雷克斯、多田野等“外进国退”的并购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形成了现在的国有、民营、外资三大阵营,在外来竞争的刺激下,中国企业发展得很好,行业前两名占据了中国8吨到300吨8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海外25吨到100吨的市场中也占据了主流地位。但在300吨以上高端产品市场中,中国企业还未实现批量进入,所以,我感觉,在起重机高端市场,中国企业的步伐还要再快一些。

2003年,我们徐工集团王民董事长提出了“高端市场、高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大吨位”的“三高一大”产品创新战略,对此,我更注重用“产业化、市场化”来解读,创新是要付出人力、财力、时间等成本的,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出不能单纯追求“最高、最大、第一”这样的“标志”意义,重要的是适应甚至是创新了市场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低耗的产品和服务。所以,500吨的推出,不仅仅是高端起重机技术领域上的标志性意义,更重要的是赢得了市场,实现创新与市场的结合。

工程机械技术研究需要严谨、负责的态度,丝毫疏忽不得,任何一种创新突破都需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积累,500吨是从50吨到300吨五个级别全地面技术逐步攻克的结果。说实话,我们很想在只拥有50吨技术能力的时候就一步到位创造这个“最大”,但是必须损失一些东西,要拿用户的事业、企业的信誉做赌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是绝不会这么短视的。

所以,我们“三高一大”的创新战略是建立在给产业、市场、客户带来百分之百安全感的基础上的。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同时本网原创文章,欢迎您转载并标明出处,谢谢!

热门产品(点击查询产品底价)

整机专区

  • 挖掘机械
  • 铲土运输
  • 起重机械
  • 混凝土
  • 压实机械
  • 路面机械
  • 桩工机械
  • 工业车辆
  • 高空作业
  • 凿岩机械
  • 掘进机械
  • 农业机械

工程机械内幕
实时掌控行业大事小情

机主邦
机主邦 帮机主 让机主不孤单

慧聪商情电子刊
直达商家商机无限

工程机械品牌关注榜



//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https"){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