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
30年,是一个不长不短的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用人生苦短来形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则是弹指一挥间,今昔两重天。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4位,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领跑者,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13%。
是什么因素驱动了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经济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在诸多因素中,中国经济增长表现出了工业化引导的强烈趋势。
如果把改革开放前30年与改革开放后30年加以比较,那么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工业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工业改革开放的成就是前无古人的;中国工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马当先、万马奔腾来形容。
很显然,中国工业的改革开放具有十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1992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带有试验的性质,是“摸着石头过河”,是观念的深刻变革和思想的大胆解放。尽管这个阶段的改革开放充满了争论、犹豫和反复,但坚冰已经打开,方向已经指明。当历史的拐点已经出现,很多人还浑然不觉的时候,作为在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同时对改革开放最敏感的行业,中国工业在经历了1984年“拨改贷”———财政“断粮”的阵痛后,已经捷足先行了。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到2001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带有突破的性质,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向计划经济的各个环节发起全面进攻,是“不争论”、“不走回头路”。中国工业的改革开始从放权让利转向制度创新,开始从承包制转向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从而解决了企业长期发展的动力机制问题。特别是随着银行的市场化、商业化,企业不能再轻而易举地拿到贷款———经历了银行“断奶”考验后的中国工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的初步形成,建立了丰功伟业,演绎了车市、楼市和股市的传奇故事。
从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200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开始与国际惯例接轨,一个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开始形成,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共同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开始形成。中国工业经济的企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按工业总产值计算,2006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民营工业企业和“三资”工业企业,分别占比31.2%、37.2%和31.6%。随着外资企业的蜂拥而入,经历了市场竞争洗礼后的中国工业,无论是在体制上还是在机制上,都更加市场化了。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工业正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自始至终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扩大企业权限,另一条主线是扩大地方权限。扩大企业权限的结果是,乡镇企业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增长板块;地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中央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产业、关系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继续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扩大地方权限的结果是,既形成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和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改革开放格局,也成就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区域工业发展格局。之所以贯穿了这两条主线,是因为一般国家的经济增长只有一个引擎,即企业;而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有第二个引擎,即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仅仅有政府行为,而且还有明显的企业行为。在这两条主线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已经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国。中国工业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50%。新型工业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讲过这样一段话:“……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据此,不难作出这样一个判断,中国工业的改革开放还没有到达胜利的终点,中国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累累硕果,仍然可以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样一句话来加以概括。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可以说,中国工业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第四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进“两化”融合,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