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连续两年销售收入实现百亿元年增长,令徐工集团作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被再一次确立。
2009年,徐工集团将迎来20周年华诞。廿载风雨兼程,徐工集团正缔造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奇迹---连续19年稳居行业排头兵地位。2008年的最终数据尚未得出,但根据1~11月的数据,徐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42%;工业销售收入280.8亿元,同比增长30.07%;产品出口7.83亿美元,同比增长55.7%;全年营业收入超400亿元已成定局,这些数据仍稳居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
今天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群雄并起,风云际会,从跨国公司算起,可以称得上航空母舰级别的企业大约可按两位数计。但有人说,徐工集团的体征不是单个航母,而是一支大型联合舰队。当金融风暴来袭,联合舰队便显示出更多的灵活性和抗风险能力。记者见到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时,他始终谈笑风生,令人印象深刻---这不仅仅是他个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胆气,更是徐工的实力与能力使然。
创新思维:缔造榜样的力量
在徐工人眼中,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十五位的分量可能比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的分量还要重。然而,国内排名第一的企业在国际上仅能排到第十五位,这却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不相符。徐工集团在成立之初,目标就锁定在成为世界级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上。
实现这个目标,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说,三菱重工,19世纪就拥有自己的研究院,正是凭借对创新的不断追求,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而徐工还是一个相对年轻的集团,自主创新是徐工几十年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徐工成功之路最坚实的奠基石。
他说,目前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差距是必须承认的,而且外国企业有可能会封锁关键技术,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企业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崛起。
徐工的自主创新之路不仅仅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坚定人才战略这么简单。在体系上,徐工构筑了以国家级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开发体系;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徐工注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品和技术的升级。
在徐工的科研队伍中,没有一个研发人员是单纯闷在实验室里的人,而是具备敏锐捕捉市场动向的具备技术与市场相转化的人。也正是由于此,徐工优势产品才得以牢牢把握住市场领先地位。
徐工向来不吝惜对研发的投入。据了解,2009年徐工集团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将从去年的5%提升到6%。投资8亿元的工程机械变速箱、驱动桥项目已初具规模;投资4亿元的高水平的工程机械液压油缸项目已具备年产45万米液压油缸的生产能力;徐工下一步的重点---承担企业共性、关键性和核心技术研发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业已准备拉开大幕......
研发实力:创造奇迹的基石
"徐工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就是我们始终保持了一个清醒的头脑,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王民的这番话是对徐工技术创新体系的最好评价。
徐工的技术中心在437家国家级技术中心评价中位列第15名,居行业和江苏省首位;博士后工作站又属行业首家,先后有8位博士后进站工作;机械行业首个企业试验研究中心一期建设也于去年年初陆续落成;拥有一只由40位技术专家,2000多名科技人才组成的强大研发队伍。
正因为如此,徐工有七项成果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各类产品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水准,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品种最多、系列最全、最具规模优势和整体竞争力的企业。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