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三一重工一度创出近期新高19.95元,而牛年交易的第一周,该股节节高的走势仍在延续,周中再创新高至21.7元。倘若从2009年1月算起,截至本周末,三一重工已有40%以上的涨幅。
二级市场上来看,三一重工近日沿着5天均线形成了良好的升势,另有数据证明一直以来该股是基金重仓的对象之一。似乎,该股并不缺少市场的关注度。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三一重工在春节期间签署了协议,计划斥资1亿欧元在德国建厂,这将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在欧洲建造的最大工厂。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柏林出席了签字仪式。
对此,上海一家公募基金投研人士分析,三一重工在欧洲建立制造基地并在当地销售,不仅可以节省高昂的往返运输费,而且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利用了国际化的先进资源配置,提升了三一重工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品牌影响力,有利于扩大欧洲市场份额。
一时间三一重工又成为本周市场关注的焦点。
装备蓝筹,利好不断
“装备大蓝筹,牛气冲天”,这是长城证券分析师对三一重工作出的点评。
同时,有私募人士也表达了对该股的“厚爱”,建议重点关注行业龙头三一重工。他认为,“装备制造业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对推动我国推进经济结调整扩大内需、抵御经济下行风险、保持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战略至关重要。”
而据巨灵数据统计,近1个月内有7家券商机构对该股发出评级报告,均为“买入”、“增持”评级。
“振兴焦点,装备制造预期强烈”,国元证券(000728,股吧)分析认为,继钢铁、汽车两大产业振兴规划通过国务院审议之后,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于本周三经国务院审议通过,目前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在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强烈预期下,对于该板块可积极关注。在操作上建议关注装备制造中的龙头企业——三一重工。
同时,也有分析师指出,国内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和刺激内需的政策要求,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一重工作为首家存量股全流通公司,前期公布减持承诺:主动放弃解禁股上市流通机会继续锁定两年,两年内若公司股票二级市场价格低于去年6月16日收盘价的两倍(即55.76元/股)不减持。此举显示公司对未来成长性的乐观预期。
而近期,该公司高管主动降薪也成为市场颇为关心的话题。三一集团总经理向文波日前宣布,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今年只领1元年薪,全体董事降薪90%,集团高管降薪50%,而对于普通员工,集团承诺“不裁员、不减薪、不接受员工降薪申请”,并出台“千亿特别奖励”政策激励员工。一时间这也被市场看作为在弱市中增加投资者信心的举措。
五基金提前布局获利
三一重工向来就是基金扎堆重仓的个股之一,也是多家基金股票池中跟踪调研较多的一只个股。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共12家主力机构(基金11家,券商集合理财1家)持有三一重工,持仓量总计6571万股,占流通A股4.42%。其中,基金持仓与2008年9月30日相比,新出现在主力名单中有5家基金,持有1355万股。
尤其是,2008年四季度新进的基金似乎大都赚得浮盈。其中,海富通精选(行情,净值,基金吧)在四季度下注最狠,用亿元资金换得1000万股的筹码。显然在此次反弹中,海富通精选应该是四季度新进三一重工的几只基金中浮盈最多的一只。
另外,东吴嘉禾优势买入274万股以及友邦华泰价值增长等也都积极参与。甚至由于该股基本面一直以来保持稳定增长,已开始吸引到部分债券型基金的参与,譬如国投瑞银融华、友邦华泰金字塔稳本增利两只债券型基金也已从囊中掏出银子买入该股,从目前来看也因此而稳稳地小赚一笔。
同样打着券商旗号的理财产品——中信理财2号也买入300万股,分享着三一重工反弹带来的收益。
不过,也并非所有参与其中的基金都求得在短时间内赚得满钵收益。两只上投系“兄弟”基金上投摩根中国优势(行情,基金吧)、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行情,基金吧)自2007年一季度便入驻该股,对于该股“厚爱”由来已久。而从数据分析来看,这两只基金并没有在此前该股股价高位时兑现利润,而是体验了一次“过山车”行情。不过,似乎在之后的持股时期内这两只基金还是不约而同调整了投资策略,采取逢低加仓的策略,至目前这两只基金分别持有1988万股、1956万股。虽然之前这两只上投系“兄弟”基金并没有在该股上得利多少,不过在调整策略后,不断通过逢低加仓摊薄成本,若从长期的投资理念来看,或许这两只基金也能从中获得丰厚的差价收益。
相关阅读:
三一重工梁稳根:1亿欧元的跨国投资账本
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没有料到,4年后竟能走进德国总理府,签署一笔中国在欧洲的最大投资。
2009年1月29日,当地时间下午1点,梁稳根代表三一公司与德国北威州州长鲁特格斯签订一份投资协议,三一将在德国北威州的科隆市投资1亿欧元建立研发中心及机械制造基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欧洲最大的一笔投资项目。此举不仅掀起开了三一重工新的一页,也改写了“中国制造”来料加工的宿命。 【全文】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