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撞月成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在完成全部使命后,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将自己的身躯,连同最后的绚烂,永远留在了遥远的月球上,为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嫦娥吻月,再次唤醒了沉封的记忆:在那令人振奋的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火箭托举“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18时30分许星箭分离,19时09分发射成功。经10天长途奔波,11月5日11时15分,“嫦娥一号”成功投入月球怀抱,成为一颗真正的“月球卫星”。两天后,“嫦娥一号”准确进入127分钟、200公里高度月球轨道,实现了“准确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准确变轨,成功绕月”。
从发射升空始,“嫦娥一号”累计飞行494天,其中环月482天,经历三次月食,5次“正\侧”飞姿态转换,共传回1.37TB的有效科学探测数据,圆满实现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为我国月球探测后续工程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嫦娥一号”的设计寿命为一年,但基于一年后的卫星工作状态良好、燃料充足,有关方面便充分挖掘卫星使用价值,对卫星实施了变轨能力、轨道测定能力等10余项验证试验。从2008年11月8日开始,“嫦娥一号”轨道由200公里圆轨道降到100公里圆轨道,继而降到远月点100公里、近月点15公里的椭圆轨道,再升回到100公里圆轨道,直至“嫦娥一号”受命粉身碎骨的那一刻,十分悲壮地为人类做出了最后贡献。
据有关专家说,人类探测器选择撞击月球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撞击成功后会掀起大量的月球尘埃,科学家通过分析这些月球尘埃的成分,来解释月球的起源之谜。另外,探测器如果能够做到指定时间撞击到预定的地点,将会为下一步其他人类探测器在月球或其他星体精确着陆奠定基础。同时,也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提供了工程基础。因为人类对付威胁地球安全的小行星撞击,目前的手段就是用人造核武器击中小行星的固定位置,以此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路线。这次“嫦娥吻月”行动无疑是积累了经验。
就在中国探月一期工程完美落幕的同时,探月二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据11月6日央视《新闻30分》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已进入正样研制阶段,将于2010年发射升空。嫦娥二期工程也已正式立项,计划在2012年前后,发射我国的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最终要突破“绕”“落”“回”三大关键技术,全面完成我国的探月工程。
从“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追逐梦想,到准确受控撞击月球,中国首次探月的精彩足迹,永久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