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美经济仍在低谷徘徊导致5月份我国出口继续大幅下滑,在前5个月国内投资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速和消费稳步增长的同时,出口仍在“拖累”我国整体经济回暖。
从3月以来,单月出口值同比降幅虽在加深,但出现了连续环比增长的势头,业内认为,连续三个月的环比增长显示出口形势开始企稳,预计6月份以后出口有望出现趋势性好转。
出口同比恶化环比小幅改善
据中国海关数据,5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41.27亿美元,同比下降25.9%,累计同比降幅比前4个月加深1.5个百分点,进出口同比降幅双双扩大,其中出口降幅加深5.9个百分点。
全球贸易领先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上周掉头下跌的行情,也提前为中国商品贸易走向提供了指引。BDI指数在经历一个多月的上涨行情后,周三收报3452点,下跌66点。
“以上数据显示外需尚无起色,世界经济虽有些指标呈现积极信号,但整体仍在震荡筑底过程中。”交通银行研究部研究员刘能华认为,中国主要海外贸易伙伴进口没有明显改善,联合国日前将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从年初-0.5%大幅调低至-2.6%。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分析,从产品看,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持续走低,其中占约我国出口六成的机电产品出口下降24.3%,下滑幅度高于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服装、鞋类、家具出口分别同比下降13.7%,8.3%和5.1%;从出口订单来看,长期订单数量下滑,短期订单增多;“5月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降幅缩窄至-8.6%,但并未体现出口形势好转,因为目前相当一部分集装箱未满载出运,同时,出口的单位货值在下降。”
我国继续大量进口大宗商品
我国5月份继续大量进口大宗商品:5月份铜进口连续第四个月创新高;原油进口量创历史第二高位,进口增加已经令国内原油库存升至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铁矿石进口在4月创下历史新高后维持高位。我国此前以大幅出口铝、铅、锌为主,最近几个月则转为大幅进口。
分析认为,除去4至5月铜消费的季节性回升外,铜铝铅锌等有色金属的市场需求并不高,除了我国正实行的一系列经济调控政策的带动外,国内收储成为重要因素。
“由于前几个月国际原材料价格比国内便宜,进口替代较为明显。”华宝信托的宏观分析师聂文对媒体表示,除了实体经济的消费需求,能源和金属具有较好的保值功能,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今天,很多企业和投资者选择购进能源和金属产品,以规避通胀风险。
有分析认为“进口大幅增加正在表明中国经济有明显的复苏迹象”,专家提醒,随着库存量的增加,后期大量进口是否能够持续有待观察。“进口方面,如果国内消费快速增长能够维持,前期积累的大量产能得以消化,进口方可持续走出低谷。”刘能华说。
下半年出口有望出现趋势性好转
海关称,经季节调整后,5月份出口和进口环比分别增长0.2%和4.4%。这已经是今年3月份以来,连续三个月出现出口单月环比增长。“这正显示出口形势开始企稳,我们预计6月份以后出口有望出现趋势性好转。”哈继铭认为,OECD综合领先指标下跌幅度缩窄,各国PMI指数也有所反弹,说明海外市场经济衰退正进一步放缓。
而在国内方面,我国5月份PMI指数中新出口订单指数已升至扩张区间,5月的PMI出口指数50.10,是10个月来首次站到临界值之上,服装、家具、电子及通信设备等行业订单显著反弹。政府6月1日起再提高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涵盖范围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机电、鞋帽、玻璃制品、钢铁制品等制造业领域2600个税目的商品。这是中国自去年8月份以来连续第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
我国出口虽在下降,但是市场份额却在上升。刘能华说:“一季度,中国外贸总额下降24.9%,低于全球40%的降幅,反映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在增加。”
2009年1至2月人民币有效汇率继续维持去年上升的势头,对出口形成抑制作用。自3月起开始下降,人民币相对于除美元外其他主要货币贬值,其中对韩元降21.97%,对欧元降11.59%。考虑到汇率对出口影响的滞后性,业内预期将于下半年开始对出口产生正面作用。
国信证券分析师指出,我国的出口一半为加工型出口,加工贸易进口较出口有两个月领先效应,因此进口数据可以作为先行指标,一般进口要涨到约10%,出口的降幅才可能为零。“来料加工进口降幅放缓,显示未来出口压力正在减少。”哈继铭说。
热门推荐